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2025学年师资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控 | 手足口病防护攻略合集

作者/来源:转载于“上海儿童青少年健康”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11-14

传染病防控 | 手足口病防护攻略合集

正值儿童手足口病高发季,手足口病作为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让不少家长忧心忡忡。孩子手心、脚心出疱疹?口腔疼痛拒食?如何科学预防不踩坑?确诊后怎样护理能加速康复?为了帮家长们全面掌握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避开认知误区,今天这篇干货满满的宣教汇总来了!

 

01认清手足口病的“真面目”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急性传染病,全年能发病、夏秋是高发期,传染性强还容易在学校流行。

它和普通疹子不一样:潜伏期2-10天,手掌、足底、口腔、臀部会出疱疹;要是孩子持续高热超39℃、精神差、呼吸或心率异常,可能是重症信号,一定要警惕!

多数患儿7天能自愈,但少数可能引发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病毒主要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食物、用品(粪-口传播),或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家长要提前做好防护。

02学生、家长、学校各有防控重点

学生:牢记“勤洗手、遮口鼻、不共用、避患者、打疫苗”,尤其接触口鼻、进食、如厕后需用清水+洗手液洗手,接种EV71疫苗可减少重症风险。

家长:做好孩子的“健康把关人”,饭前便后帮孩子洗手,不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流行期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消毒玩具、餐具,发现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学校。

学校:每日通风、消毒玩具与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晨检排查可疑患儿,患儿增多时及时上报,必要时停课,同时培训教职工防控知识。

03科学处理+区分“相似病”

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发人群,病毒室温下能活数日,污水粪便中可存数月,做好“七步洗手法”超关键。

该病治疗以对症为主,家长不用过度焦虑,但要重点关注3岁以下孩子的重症风险。

另外,别和“疱疹性咽峡炎”搞混:二者均由肠道病毒引起,前者多部位(手、足、臀、口腔)出疹,部分可能重症;后者仅口腔(咽腭部、悬雍垂)有疱疹,极少重症。两类疾病预防要点一致:勤洗手、做好隔离、流行期少去人群密集处。

这些核心措施要牢记

1. 预防优先:接种EV71疫苗、坚持七步洗手法、常通风消毒、少去人群密集处。

2. 及时识别:关注发热+手、足、口、臀疱疹,出现重症信号立即就医。

3. 规范隔离: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避免交叉感染。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