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教育

养鸟注意这些事,预防相关传染病

作者/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21

养鸟注意这些事,预防相关传染病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不仅为自然界注入了活力,也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田野里、公园里、大街上,很多野生鸟类与人类比邻而居;牡丹鹦鹉、虎皮鹦鹉、画眉、八哥,很多鸟类也作为广受欢迎的宠物,成为人类家庭的一员。然而,鸟类有时也会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潜在传播媒介。了解鸟类相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防控措施,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鸟类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鸟类能传播哪些传染病

鸟类相关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分为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真菌四大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鸟类相关传染病:

 

1.鹦鹉热: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可感染鹦鹉、鸽子、鸡、鸭等190余种禽类。人类通过吸入含病原体的羽毛粉尘或接触分泌物感染,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干咳等,易误诊为流感或肺炎。

2.弯曲杆菌病:通过被鸟类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可能导致腹泻、体重减轻、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3.禽结核:由禽分枝杆菌引起,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感染者可能出现咳嗽、消瘦等症状。

4.禽流感:通过接触已感染鸟类的粪便、分泌物或气溶胶传播,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鼻塞、咽痛等。部分患者肺部病变较重或病情发展迅速时,会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家养宠物鸟感染风险较低,但野生或市场禽类感染风险较高。

5.毛滴虫病:通过直接接触病鸟或被污染的环境传播,病鸟口腔可能出现黄色干酪样物,人类感染后可能引起消化道或皮肤炎症。

6.曲霉菌感染:曲霉菌存在于鸟类呼吸道分泌物中,人类接触后可能诱发支气管炎、肺气肿。

7.组织胞浆菌病:接触鸟类粪便(尤其是鸽粪)中的孢子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免疫低下者可能扩散至全身。

 

如何预防鸟类相关传染病

1.个人防护

在处理鸟类或清洁鸟笼的过程中,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接触鸟类或其排泄物后,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或眼睛,务必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避免与病鸟直接接触,一旦发现病鸟,应立即隔离并寻求兽医的专业帮助。

2. 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鸟笼和饲养环境,及时清理粪便和羽毛粉尘。 

使用消毒剂对鸟笼和饲养工具进行消毒。

3. 饮食安全

确保食物和饮用水不受鸟类粪便污染。 

避免在鸟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进食或饮水。

4. 健康监测

对于鸟类:如果发现24小时内不进食,需尽快就医(鸟类代谢快,易发生低血糖)。其他一些异常信号包括:羽毛蓬松、闭眼频繁,食欲下降或体重减轻,呼吸声异常。 

对于饲养鸟类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针对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检查。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