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西南位育中学区级优秀体育学生资格确认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教育

碘缺乏病防治日 | “碘”知识知多少

作者/来源:卫生室    发布时间:2023-05-15

碘缺乏病防治日 | “碘”知识知多少

5月15日碘缺乏病防治日

01介绍

   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国家 设立五一长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5月5日)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

02发展历史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疾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病区人口达4.25亿,约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亚洲病区人口的60%。中国政府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在1991年罗马召开的国际营养会议上郑重宣告中国将在10年内减少碘缺乏病的流行。

03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碘——人体的“智力元素”

   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一样作为营养素存在于人体,有“智力元素”之称。虽然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有20~50毫克(平均30毫克),却是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促进代谢过程、保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保持神经系统功能和智力发育正常的健康保证。碘缺乏会患上缺碘性甲状腺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脖子病”。

 

缺碘的危害:

● 胎儿期缺碘

   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 新生儿期缺碘

   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可致亚克汀病、智力缺陷、聋哑、生长发育障碍等问题。

● 儿童及青春期缺碘

   可致甲状腺肿、单纯性聋哑、儿童智力损伤和生长发育等问题。

● 成人期缺碘

   可致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

   人体摄入的碘,一般都是从粮食、蔬菜、饮水、动物性食品中获得,碘的地区性差异明显,从而影响人的摄入水平。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出现颈部变粗,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 地方性克汀病:智力低下、聋哑、生长落后,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下肢痉挛瘫痪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粘液水肿、反应迟钝、嗜睡、无精神、怕冷、食欲低)等。

● 亚临床型汀病:轻度智力落后,轻度听力及语言障碍,轻度神经运动障碍,轻度体格发育落后,激素性甲低。

 

如何科学补碘:

   要预防以上疾病,最佳方法就是食用碘盐。食用碘盐不仅安全、有效、容易推广,还符合微量、长期、生活化的补碘原则。当然,食用碘盐补碘也不是越多越好。平时生活需要控制盐的摄入,每天不应超过6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天碘摄入量为150~300微克。

除了食用碘盐,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多吃海带、海蜇、紫菜、海苔、菠菜和芹菜等食物来补充碘。

 

这些人群需要做“加法”

● 孕妇:孕妇要保证每天碘摄入量200~300微克。

● 婴幼儿:三岁前补碘最为关键。

● 青少年:在身体发育和代谢加速期,补碘需求较大。

 

这些人群需要做“减法”

● 高碘地区居民

   我国高碘地区居民的日摄碘量在800—1000微克以上,无需再补碘。如果碘摄入量过多,易造成甲亢、甲状腺瘤、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等。

● 甲亢患者

   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常见有甲亢、甲状腺炎等)患者,因治疗需要遵照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转载予“上海儿童青少年健康”公众号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