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新梦想
首先,于教授从专业知识点角度,帮助同学们分析了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医学体系,分析了中西医两大分支中存在的异同,西医研究人体真实构造为本,而早期的中医收到部分文化观念影响,存在精神上的巫医和道医成分。于是,于教授和我们分享了医学的发展脉络,主要将其分为三大阶段,巫医和道医时代,以炼丹为一大代表,没有过多的学术依据,追求天人相应理论;结构与功能时代,人们逐渐理性分析人体内部构造,开始出现对药物和手术的研究;分子医学与数字医学时代,专家们将研究重心转化到基因上,同时借助日益完善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力争实现精准医学和智能医学。
于教授还带领大家从人文角度了解医学,他以古时“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医道为例,诠释了医者的初心和精神。他介绍道:“在战场上不分敌我,潜心救人,这就是红十字会最初的由来。”他还结合自身的院长经历,讲述从紧急改建成患者接受点,到病人康复出院,在这疫情三年中,自己在医院见证的一点一滴。
在从医的十几年间,于教授很大的一个感触就是要时刻追求创新。比如异基因脐带血移植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原先无特效药的难题,让很多患者得到了根治。他与团队也在不断探索,为患者的痊愈而努力。创新也体现在渐渐进入各家医院的医工融合之中,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外科医生实现“内科化”、操作“智能化”;自动化检测程序也使诊断效率大大提升;计算机视觉正蓬勃发展,电子眼服务于医学已经指日可待。
随后,于教授介绍了在深圳成立医学院的初衷和宗旨。以“1+4模式下的国际化的大医学新医科”为教育特色,将各学科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的同步发展。借此,于教授以医学领域为主,结合大学所涉及的学习方向,为同学们的大学专业选择带来一些分享,培养了同学们对于大医学的兴趣,亦在心中埋下一颗科研的种子,同时加强了对职业选择的理解。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人文立校 适位育人
文字:高一6班 姚羽
审核:校审核组
声明:凡转载“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