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近重阳,情思长
金秋十月,中秋佳节已过,秋意渐浓。虽说“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却也是秋高气爽、粮食丰收的好时节。本周末重阳节将至,敬老感恩、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享宴食蟹必不可少。
农历的九月初九,称为“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会,因此又称“重阳”。重阳节由上古时期的秋季丰收祭祀活动发展而来,并传承至今。
登高祈福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重阳节在寒露、霜降节气前后,宜人的气候十分适合户外活动、登高赏秋。而且登高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除了九九登高,重阳节还要吃重阳糕,因“高”与“糕”谐音,故而成为重阳节的应节食品。
秋游赏菊
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菊花越是开得绚烂。重阳节近,菊花盛开,正是赏菊的好时候。为除秋燥,民间还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古称“长寿酒”,清凉甜美,健脑明目。
享宴食蟹
大概从唐代开始,重阳又增添了食蟹。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作诗云“对斯佳品酬佳节”,薛宝钗道“长安涎口盼重阳”。由此可见清代时,重阳节吃螃蟹已十分普遍。时至今日,螃蟹也成了重阳节不可或缺的食物。
敬老祝寿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
感恩前辈
值此佳节之际,西南位育中学的全体师生不忘西位前辈教师的奋勇开拓和代代传承的宝贵经验。学校的一砖一瓦都铭刻着前辈们献身教育事业的功劳,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浸润着前辈们孜孜求索的深情。
西南位育中学的每一位新教师都有两位师傅,一位带教学科,一位带教班主任工作。师徒带教情谊深,年轻教师正是在老教师的辛勤带教下逐步成长、站稳讲台、独当一面。
如今,西南位育中学正站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起跑线上,愿我们勤奋创新、自强不息,带着前辈老师的“师德”与“师魂”,追求完美,力求发展,用智慧和汗水呵护学校的未来,坚定选择,薪火相传!
最后,衷心祝愿可亲可敬的前辈教师们健康安好,家庭幸福;桃李芬芳,教泽绵长!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也衷心期望西位的全体师生,多多看望长辈,以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一份心意,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