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汉藏一家亲 也学藏语也学诗

作者/来源:陈皓怡 李曹萱 盛媚    发布时间:2020-10-21

汉藏一家亲,也学藏语也学诗 

——记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藏文化传播课

陈皓怡  李曹萱  盛媚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曾经阅读仓央嘉措的《不负如来不负卿》,就对雪域西藏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今日得见来自西藏的两位老师。

 

   10月16日社团课,来自西藏日喀则市兄弟校的两位藏族挂职校长次仁罗布和大罗布,为西南位育日知文学社和创作社的近20名社员,上了一节有关藏文化的课。日知文学社社长周嘉健主持,两位西藏老师进行藏语拼音的字母教学,让同学们渐渐走近美丽的藏文字、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Part one——走进雪域西藏

   西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首府拉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唐宋时期,中原的人们便称其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后来在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

   主持周嘉健同学为我们简要介绍了西藏的三大圣湖:玛旁雍措、纳木措和羊卓雍措。纯澈的天空接连碧蓝的湖水,包围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山丘中,遥遥雪山与零星飞鸟相望,令人心驰神往。

   西藏的传统丧葬方式——天葬。藏族人相信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这是他们的信仰,天葬也是他们对于死者深切的哀悼和美好的祝福。

   两位藏语老师,面对摄像机的镜头,都显得有些腼腆,精美的绘画、艺术的字体、精彩的教学,让我们渐渐走近这两位藏族老师。

   次仁罗布老师已经有了七八年的教龄,从西藏的风土人情,到日常生活,他用独特而朴素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了神秘的西藏。流利的汉语,向我们一一展现了西藏首府拉萨、著名的布达拉宫、当地的各色特产以及他的家乡山南。

   那是山水自然的交融,是骏马奔腾草原,是戈壁耸立的雪山。

   他们是那样的朴素可爱,对于西藏的热爱,无需文词的润色,完全发自于心。

   翻过重重高山,跨过数道河流,迎着那被黄昏染红的天,那被青山映射的绿水,诗意的生活,这是何等惬意?

 

Part two——聆听独特文字

   本节课的重点是教授藏文。

   藏族老师先给我们欣赏了书法家写的藏文,然后教了藏文前几个字母的书写和发音:先划横线,再按照规定笔画书写,同学们则用涂卡笔跟着尝试、模仿。

   罗布老师补充道,藏文是非常漂亮的,常有人将藏文作品作为壁挂装饰,喜欢其工整兼并潇洒的字形。接着两位老师就走下讲台,一一指导同学们书写。

   在教了字母的发音后,藏族老师为几位同学翻译了他们名字的藏文写法和读音,同学们都学得很开心。又为我们翻译了校训“中和位育”的藏文书写,并且在纪念品的扇面上题字。

 

Part three——文化交融

   千山万水的交融,同时也是民族的交融,思想灵魂的碰撞,同时也是文化的碰撞。

   老师带领我们从最基本的学起,先是基本的四条线,那些藏族的人民们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一个个藏族文字。

   临近下课,要和藏族老师们告别了,社团指导盛媚老师小结道,汉藏一家亲,从语言学的角度,汉语和藏语就同属于汉藏语系,古有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远嫁松赞干布的佳话,今天交通发达了,我们更应该走走川藏线、领略大美西藏,感谢两位挂职校长的辛苦教学和精彩指导,也祝愿汉藏友谊地久天长。

DSCF7299.JPG DSCF7346.JPG

DSCF7356.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90401.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150336.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150342.jpg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