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房子里:自在如风 肆意生长
胡慧敏:西南位育中学2020届高中毕业生,在西位就读七年,现被北京大学录取。
在红房子里,我活动得很肆意
在西位,课业负担普遍不会太重,充分给予了我们自由发展兴趣、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而我更想强调的是,这对于想要专心学习的同学们同样有好处。同伴之间的良性竞争让我们学会约束自己,我经常与我的朋友在空教室、办公室、小花园、六楼的蜂巢这样安静而风景宜人的地方自习,现在回想真是一份独一无二的美好。我热爱歌唱,目前是一名在B站上自由投稿的音乐区up主。高中时期,我参与了麦克台风、红白歌会等活动,多次在班级、校级活动上献唱并与朋友们一起登上了艺术节的舞台,还在高考前夕受邀去棚里录制了毕业歌。在平日的练习和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中,我总是在琢磨如何改善自己的唱法、气息支撑和咬字,如何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尽可能用心地对待每一首作品。
在红房子里,我学习得很恣意
我很享受与老师质疑讨论、帮同学互助答疑的过程,有时也会代老师上复习课。西位的老师在这一点上十分开明,他们将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很乐于陪我争、陪我查资料,只为寻求更接近真相的结论,我们从学生和老师两个角度来研究怎么布置作业、怎么教学更易接受和高效。用他们的话来说,这就是“教学相长”。临近物理等级考的一两个星期,徐忠英老师向我们提议在生生和师生之间相互讲题,在疫情和考试压力笼罩下略显沉闷的氛围一下就被带动起来,我们在中午或是自主学习的下午结伴从三楼爬到六楼,戴着口罩围成一圈,往往聊得热火朝天。老师耐心地听我们的逻辑,帮助我们发散思维,同学之间互为补充,不仅巩固知识网络、增强应考信心,更体现了和谐有机的教学氛围。
在红房子里,我交友得很着意
在西位的这些年我结交了几位挚友,但最具传奇色彩的也许是我与一位老师的故事。她是我初三的物理老师,由于工作调度不能按原计划一路带上高中。那时的她,令我坚定了将来攻读物理学的志向,是我的引路人;那时的她,与我渐渐熟络,时常拉开我身边的椅子坐下,陪我谈心,是我的陪伴者;那时的她,为我的一点点喜讯激动不已,即使忙到不可开交也会留心我的感受,是我心灵的依托。
在当下,基础教育日新月异,我想送学弟学妹们一句话,也是当时我对北大招生老师讲的:欣赏并热爱生活、执着非功利地探求真理、由实现自我精神性价值到润及他人、回馈社会,这就是我目前对自我的要求、对个人追求与社会担当统一的看法和对北大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