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心理邮箱:如何应对孩子玩手机?

作者/来源:吕倩文    发布时间:2020-02-22

心理邮箱:如何应对孩子玩手机?

作者:吕倩文

家长来信:

我的孩子从初中起开始玩手机,到现在更加严重,会为了玩手机而拖延做作业。现在在家里更是拿着手机,我今天把他手机没收了,他就跟我吵,还说不做作业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也不跟我们交流。您有什么办法吗?谢谢!

 

心理老师回信:

您好!

看到您的邮件,您在为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头疼。不仅是您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遇到这个问题,全校、全上海、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有千千万万的家庭跟您有同样的困扰。从大的方面说,这个问题折射的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在互联网化的今天,手机等智能装备已经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必须品,人们依赖它来获取信息、沟通彼此。别说孩子,大部分成年人也是“手不离机”。从小的方面说,手机问题的背后可能是孩子成长性的问题和亲子沟通问题。如果我们能更理解孩子玩手机背后的原因,就能调节心态,有的放矢。所以,我会从两个方面尝试帮您解答困惑:一方面找出孩子玩手机可能的背后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措施建议。

 

孩子玩手机可能的原因

    一、成长性需要:您肯定要奇怪了,孩子有什么需要必须玩手机才能满足呢?作为青春期的孩子,他想要获得更多有关世界的知识,对外界发生的一切有好奇之心;他想要同伴的友谊,想要获得同龄人的接纳和认可;他想要成就感,想要证明自己重要。所以有孩子不断刷新手机,害怕自己错过新消息;有的孩子在手机世界与同伴保持亲密联系,也跟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还有孩子沉迷游戏,因为游戏的刺激感和控制感,让他觉得自己很厉害很重要。尤其在疫情隔离期间,手机可能是孩子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工具。想明白这个问题,能让我们更加理解孩子:不用一刀切的否定手机,而是尝试在现实生活中帮孩子满足需求,让孩子不需要依赖手机。

我遇到过一些孩子,他们因为现实压力大,或者考试没考好,或者父母管太紧,或者没有交心朋友,开始沉迷网络,沉迷游戏。他们的父母并不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难,反倒越发攻击孩子,觉得孩子不对,给孩子增加更大的压力。孩子只能“躲”进更深的网络里逃避现实的压力,渐渐与现实脱节,变得连出门都不愿意了。我们不希望孩子变成这样。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应该拉住他,帮他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他。

 

二、亲子沟通问题:您和孩子因为手机发生冲突,那你们其他交流顺畅吗?除了学习,手机,日常生活交流如吃饭、穿衣等,你们之间会交流其他内容吗?交流气氛如何?很多家庭表面上看是由于手机产生的冲突,其实亲子沟通已经很差了,只不过手机冲突引起了家长的注意,其他矛盾都被淡化了。本来青春期的孩子就不容易服从父母的管教,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越发觉得父母烦。父母一管教,就觉得他们不尊重自己,就觉得受了很大委屈,怒气冲冲,越发想要跟父母对着干。这样就把孩子越推越远了。您说您把手机收起来,孩子就吵着“作业也不交不做了”,我猜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您是爱孩子的,但是孩子可能不这样想。您的关心和爱没有送达,孩子只接收到了“命令”和“管制”,以及您的不理解和不尊重。因此他不愿意跟您沟通。想要打开孩子的心结,可能要换一种方式:收起“命令”和“管制”,把您的关心和爱送到。他觉得您不理解他,您就多听听他怎么说,少表达自己的意见;他觉得您总是命令他、不尊重他,您就让他出主意,按照他说的办;他觉得您就在乎成绩不在乎他,您就不跟他谈学习,多关心他的生活,告诉他“宝贝儿子我爱你”;他觉得您高高在上,不可理喻,您就放下身段,真诚交流。可能你们的沟通模式变了,孩子与你们的心结打开了,他自然就把你们的担心听进去了。尤其是这段疫情隔离期间,父母和孩子有更多时间相处。如果能借助这段时间改善亲子关系,那您和孩子都会大有收获。

 

以上这部分内容,是想让您知道孩子玩手机是有原因的,不能一刀切的就认为孩子不对,孩子不听话,这样可能把孩子越推越远。孩子之所以过分看重手机,可能是我们对待他的方式不对。手机不是恶之源,孩子心中如果有一些情绪无法排解,有些需要只能通过手机满足,才是最应该担心,也是我们最应该帮助孩子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应对孩子玩手机的策略时,应该考虑如何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尊重孩子的情绪需要,培养孩子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让孩子怎么更乖、更听话。

 

孩子玩手机的应对策略

一、不要一味否定手机。孩子玩手机可能只是满足自己正当合理的需要,一味否定会让孩子觉得不理解和束缚,反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的部分,毕竟手机确实是现在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另一反面,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孩子,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二、与孩子协商手机使用方案。请您与孩子一起平等地讨论手机的使用方案,与孩子一起确认好每天可用的时长、时段和使用方法。这是一个协商过程,您可以提出您的意见,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最终通过双发的交涉和妥协达成统一意见。该方案可以有奖惩策略,惩罚和奖励都要在合理范围,莫要让孩子在接受惩罚时觉得太难受,而不愿意继续坚持协议。

三、尊重协商结果,坚持履行协议。在孩子规定的可玩手机范围内,不要干涉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心不甘情不愿他玩手机。同样,在不可玩手机的时间里,父母可以跟孩子协商,帮忙保管手机,或者将手机锁起来,减少孩子违规的可能。若有奖惩措施,也要严格遵守规定。

四、父母与孩子一起努力。如果家庭里只有孩子一人被限制,很容易受到父母手机的诱惑。如果您与孩子一起不玩手机,孩子会感受到更多支持,更容易战胜玩手机的诱惑。如果您由于工作或生活限制,必须使用手机,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其他目标,每天打卡,陪孩子一起坚持。比如您可以每天跳操,或者不发脾气等。

五、孩子未做到协议不要过分指责。如果孩子打破协议,内心肯定也有内疚与担心,这个时候指责孩子反倒会加重孩子的压力,使得孩子自控能力更弱,越发需要手机发泄情绪,造成孩子更不容易遵守协议。孩子未遵守协议,只需要按照协议规定的惩罚措施实施即可。父母此时更要鼓励孩子,为孩子加油打气。这样孩子在惩罚结束后更有信心坚持。

 

以上就是我对孩子玩手机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建议。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尊重孩子,让孩子拥有决定权,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您,包括千千万万的家长的任务不是代替孩子航行,而是起到监督和保障的作用,让孩子自己走得顺,走得远。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能让孩子感觉到我们与他在一起,我们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他的问题,孩子就会更拥有力量,他自己也会更有勇气解决问题。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