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 党旗飘飘 > 思想建设

医校交流畅谈初心 支部携手共话使命

作者/来源:刘斌    发布时间:2019-12-25

医校交流畅谈初心  支部携手共话使命

——记西南位育中学党委东校区支部与中山医院门诊第三支部共建活动

    12月17日下午,西南位育东校区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一场别开生面的党支部共建活动正在如期进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第三支部的三位优秀党员医生应西南位育中学东校区支部书记王春妮老师的邀请,走进校园与老师们交流分享医生工作的辛苦与感触。这是西南位育中学东校区党支部与中山医院门诊第三党支部合作共建后的又一次大型活动,医生们的到访得到了东校区党员教师们的热烈欢迎。

    这次交流由中山医院门诊第三支部组织委员王鹏医生带队,麻醉科葛圣金主任、沈贇药师一同参加会议。三位医生结合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特殊经历向老师们分享了他们工作中的苦与乐。麻醉科葛主任首先亮出了一张图片,借用篮球明星科比的话说“你见过凌晨四五点钟的上海吗”?麻醉科医生能经常见到。对于麻醉科医生来说工作日是不知道下班时间的,而休息日如果偶尔在家那也需要看书学习,麻醉医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手术、职称评定的压力,还需要不断创造临床新技术,这就要求医生始终处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葛主任说其实麻醉史的开端提高了人类的幸福感,缓解病人对疼痛的感觉。而当病人麻醉后毫无知觉的躺在手术台上,风险也就随之而来,有可能有些病人就再也不能醒来,所以就需要麻醉医生有过硬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他总结了麻醉医生需要有智慧的大脑,菩萨的心肠,是训练有素的千手观音。也正是这样艰苦的工作成就了他两年里拿到两个国家级专利。门诊药房沈贇药师作为第五批西藏察雅医疗队的一员和我们讲述了他参与援藏的工作,他最大的感触是在西藏才真正体验到生命竟然是如此渺小而脆弱。西藏的自然风景是优美的,可是在那里工作是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而且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那里地广人稀,路途崎岖,出行在外也经常会遭遇到突发的意外。可是当地人民非常淳朴热情,和医疗队下乡扶贫参与救援,还意外得到了藏民给自己过的最特殊的生日。耳鼻喉科王鹏医生则和大家分享了他的访学经历。访学的机会是靠在医院打擂台胜出争取到的,所以格外珍惜。访学前,王医生内心五味杂陈:焦虑、兴奋、期待、不舍。到达爱荷华大学医院,跟着老师们看门诊,做手术,进行解剖训练,他说中国医生的临床经验绝对不在老美之下,但美国医院的医疗设备绝对先进,在那里主要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访学后他的感悟是:感恩、差距、牵挂、进取。

    三位医生交流后东校区支部书记王春妮老师也分享了她的感受,她说术业有专攻,隔行真是隔山。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压力和挑战,能支撑大家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不仅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还有一颗选择过怎样人生的初心。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两个不同行业的党员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从2018年3月至今,西南位育党委东校区支部和中山医院门诊第三支部共建已近两年,期间医校多次交流互动,门诊第三支部依托三甲医院雄厚的医疗资源,为学校师生们提供健康课堂、专家义诊、教育宣讲等服务;东校区支部主动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为中山医院的“医生家长”们提供择校、升学、学习和家庭教育等指导。门诊第三支部书记崔彩梅主任非常关心两个支部的共建活动,与王春妮书记共同策划,希望通过学习交流共同提升支部的组织能力,发挥支部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将两支部的合作推向更高的水准。

    “医疗”和“教育”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这正是两支部合作共建的“初心”与“使命”所在,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西南位育中学长期以来关注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建设“两康工程”,双方将继续秉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原则,继续深入推进医校支部共建,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为国家的“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放第二张位置.jpg 微信图片_20191219123822.jpg

微信图片_20191219123833.jpg 微信图片_20191219123826.jpg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