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卓越创新迎未来 科技育人领时代

作者/来源:佘城良 李启晨 王其安 陈彬 顾宇翔    发布时间:2019-12-02

卓越创新迎未来 科技育人领时代

——记西南位育中学参加第二届AI+创新月活动及访谈实录

佘城良 李启晨 王其安 陈彬 顾宇翔

    20191123日,西南位育中学参赛代表队参加AI+创新月活动各项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中西南位育中学师生组成重要参赛队,不仅成绩优异,还接受了上海市教育电视台,文汇报等媒体的采访,将科技育人带到上海市的平台,将西位精神发扬光大。

 

【赛事简介】

    此项赛事是上海市各界领导专家重点关注的大型科技赛事。经历了第一年上海市首届人工智能挑战赛,今年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联合多个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园区,将活动全面升级为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月活动。以“了解体验AI”、“AI算法竞技”、“AI+赋能应用”三组内容,涵盖基础概念学习、算法思维培育、综合技术运用、前沿应用体验的四大板块,持续开展各项展示挑战活动。201910月至11月,该赛事共吸引了全市各区千余所上海中小学超过十万人次参与其中。

 

【参赛队员简介】

    此次参赛的主要是西南位育中学人工智能社团,带队老师有科技总指导李启晨老师,人工智能社团指导老师佘城良和管权。参赛队员由人工智能社社长陈彬带队,共22人,来自于高一和高二的社员。高一同学参赛更是接受了更大一层考验,由于时间关系参赛日就在高一军训后,故队员们拖着难度和身体两个困难因素砥砺前行,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参赛项目简介】

    1)垃圾分拣挑战赛:在“AI+”赋能应用场景中,AI技术大探索板块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到AI+智能驾驶、AI+感知世界、AI+电子、AI+智能控制、AI+智能处理、AI+医疗等多个应用场景的改造。其中“AI+智能驾驶”将高架和垃圾分类结合。要求参赛选手设计并制作2辆智能驾驶小车,不仅能够在地面和高架道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正确行驶,智能地规划路径,还要具有视觉识别能力,对垃圾进行识别并分类运投、收集清理等。

    2)“AI算法擂台”:针对有一定算法和编程基础的中学生,主办方今年增设了“AI算法擂台”。选手通过参与解决现实而经典的问题,在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和场景的基础上,开展算法设计,从而提高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算法在科学技术领域应用的认知和创新。涉及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医学影像、生态环境、自动驾驶等领域。其中高中组选手们的成果不仅可以识别生物肢体,还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病症的皮肤影像。

 

【成绩简介】

    垃圾分拣挑战赛:我校共有4支代表队共16人参赛,其中3支晋级8强,以王其安为首的代表队最终成绩为季军。

    AI算法擂台:我校共有3支代表队共6人参赛,其中陈彬,郑力铖同学的代表队在算法展示成绩获得了99.56的高分,为上海市全部参赛队的第二名,目前面试成绩及总成绩未知,其余参赛队都分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采访实录】

——以下均摘自文汇报参赛选手及指导老师专访

新手尝鲜入门  欲罢不能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高一(6)班学生王其安,是2019垃圾分拣参赛手。他说:我于今年6月开始接触人工智能,与这门新兴科技相遇,令我既好奇激动,又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听懂这门课程。幸运的是,我是第二届AI社学员,有了上一届的经验和三位老师不辞辛劳地为我们事先铺垫必要知识,我的入门之路变得顺畅起来。管权老师整理了高中数学中与计算机处理数据密切相关的代数知识,认真地为我们讲解集合、函数、行列式、矩阵等知识;信息老师李启晨带着我们快速掌握高中信息学科的知识,并为我们讲解实现人工智能所需的python代码语言基础知识;佘城良老师则为我们铺垫了人工智能的一些经典算法,为我们扎实学习打基础。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我回家开始钻研一些python简单应用,并认真仔细地阅读人工智能的基础书籍,以便更好地理解经典算法。

    回顾我的AI学习之路,不乏跌跌撞撞,但在摸爬滚打中我学会了坚持、团结、奋进!王其安这样自信地表示。

 

老手渐入佳境  屡有收获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高二(6)班学生陈彬,获得首届人工智能挑战赛季军,是2019年算法大赛参赛队长。对于这个比赛我可以说是老选手了,今年我是第二次参加人工智能的相关活动,为了这个比赛,我们也准备了很久,我们每天放学几乎都会进行调试,大家从一句句地讨论示例程序,到参赛前自己写出的近500行的代码,每一个队员都十分努力,基本每天都回家很晚,比赛的前几个星期,没有回家吃过晚饭。大家对每一个细节的要求都十分严格,比赛之前反复将几个细节不断地确认。在最后的比赛中,我们获得了一个较满意的结果。

    今年我参加的是人工智能算法擂台的比赛,在本次比赛中,不断查找资料,不断调整程序,也遭遇到过瓶颈,不断修改程序,但是分数一直没有突破,我们决定大胆创新,在讨论了几个方案后,按照可行性依次实行,最终突破了瓶颈。我们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每一次的数据,不断更改,在经历了上百次的程序调整后,目前的成绩为初赛第二名。这两年的参赛经历,让我学到了不少有用的干货,对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前沿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年的比赛比去年有了较大的改进,感觉更能享受参赛的过程。

 

教师评语

    从去年第一届的人工智能挑战赛开赛,到今年的人工智能月活动,我校参与的学生达到近百余人次。特别是今年的人工智能创新月活动,市科艺中心精心准备了AI知识学堂这一板块,让广大中小学生都可以接触到AI,了解AI,从活动中启蒙,播下科技的种子。今年还有新增的AI算法擂台,这是为AI算法有钻研的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我校部分计算机编程高手参与其中如鱼得水。我校依托市科艺中心的良好平台,开展围绕AI科技的相关活动,使得学校科技活动水平得到了提升。(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科技总指导 李启晨)

 

教师评语

    虽然人工智能的课程难度很大,但是对于未来社会而言,这很有可能是下一个时代的来领前兆和主导。AI文化和思想具有非常高的前瞻性。所以,我认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和创造力,将理论用于实践,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故以AI技术为核心在青少年展开普及与教育,是一种非常明智,紧跟时代步伐的壮举。(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人工智能社指导老师 佘城良)

 

【小结】

    西南位育中学遵循“激发成长自觉”,以启发式和诱导式教学为主,而非老师代劳编程。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是亲自现场体验,包括后续的组织安排训练也均是学生为主。充分贯彻落实一切以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科学和现代前沿知识的渴求,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从学生的必修课程到社团、选修课程,我校根据学生的特色设立了有机器人、无人机、单片机等各有特色的科技课程。这次能够获得各项殊荣并发扬西位精神离不开学校领导们对科技教育的大力支持与关注以及我校几代“科技人”的努力和奋斗。

 

【相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W4SBisUYj7136e0-ZC_XDA

人工智能挑战赛介绍——上海市科艺中心https://client.whb.cn/new/index.php?option=com_m_news&task=news&date=2019-11-28&id=182164&p=10

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月暨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引起热烈反响——文汇报

http://wx.setv.sh.cn/wap/vod-C37893170.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走进AI新世界 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举行——上海市教育电视台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