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西南位育中学人文大讲堂有幸邀请到学校高中部物理老师——陈浩翔,为学生们做了一次有趣的讲座。陈老师这次讲座的主题是趣味物理学,从不一样的角度为学生们揭开物理学神秘的面纱。
陈老师从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入手,通过展示历史上科学家们对运动的观点与看法,发现对运动的认知过程是从原本单纯符合现象的观点到了能用实验验证的猜想。猜想与实验加快了科学家们对运动的探究速度,对运动的实质探索越来越深,后来者的理论逐渐把古人的观点给取代,直到牛顿对运动下了一个定义并引出了力的概念,那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然后,陈老师对力的缘由进行分析,陈老师介绍说,发现“力”是人类按照描述自然的需求“创造性”的定义。力的概念,最早作为一种“导致物体运动变化”的作用引入,后来随着理论的发展,“力”变得越来越不好用,在现代物理学种,“力”已处在被“废弃”的边缘。陈老师告诉同学们,科学探究就是定义一种数学结构建构的过程,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某个物理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发生变化,是合理的。
重力与重量的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牛顿力学在生活中到处都是,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背后的物理原因。希望学生能够脚踏实地地学好物理基础,学到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这个自然世界。
本次讲座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物理有更加深层的认识,了解到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准的实证学科,今天我们所学的物理学其实不是真理,但物理学正在更接近真理的过程中得以发展。
听完了陈老师这次不一样的讲座,学生们对物理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