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创新科技 体验成长

作者/来源:李启晨 吴晶晶    发布时间:2019-04-17

创新科技,体验成长

——西南位育中学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获奖记

李启晨 吴晶晶

 

    三月底,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上海科学会堂迎来了全市16个区500余所学校830多名青少年,他们是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选手。本次创新大赛西南位育中学共有29个科技创新和创意项目参加评选,通过大赛组委会的层层选拔之后,最终有6个项目获得一等奖, 8个项目获得二等奖,6个项目获得三等奖,以及一个“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上海地区优秀奖”。

    来自高一(6)班的李凯珵同学进行了“裸眼3D”的研究,获得科创大赛一等奖。李凯珵同学发现在观看3D电影时戴3D眼镜非常不方便,因为他本来就佩戴近视眼镜。所以他想设计一种不戴3D眼镜(裸眼)的情况下也能够看到3D效果。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软件设计、实验设计与操作。首先通过软件模拟出具体实验装置的大小和参数,逐步调整并设计出光效最好且最节能的3D显示装置,然后利用分光片作为3D显示的主要部分进行试验。

    对于李凯珵同学来说,这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自学了光学知识,查找最新的资料,学习试验方法和软件等。这个学习的过程、不断整合新的资料和研究方法,是李凯珵同学最大的收获。

    来自高二(6)殷逸洲同学参与的课题“‘潮汐式行业’工作人员权益保护问题调查与探究”也获得一等奖。另有5班张逸菲,6班朱奕涵参加了该课题的研究。

    这个课题源于殷逸洲等同学对社会生活的关心,新闻中时有报道卖送餐员违反交通法规,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如何避免这种不幸的发生成为课题组关心的问题,通过走访、调查和访谈,殷逸洲等同学对外卖送餐员的职业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交通主管部门表示“无权监管”使课题研究陷入了困境。此时,指导老师王红妹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将课题的特殊性转化为一类问题的普遍研究,从而深化了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个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组成员真正深入到社会中去,并掌握了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

    来自高二(5)班的邱艺凝同学,也是此次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他参赛的课题是“RFID技术在快递行业中的应用”。邱艺凝同学关注到国内快递业的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如路程冗余大、易误投、隐私易泄等,他将其归因于扫码设计缺陷。课题研究历时一年半,邱艺凝同学针对运输环节与仓储环节分别提出了“智能货车”、“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系统”等解决方案,并使用可开发RFID芯片编写了读写及信息管理系统,最后利用VEX、乐高等配件搭建了模型来验证RFID的优越性及理论可行性。

    在比赛中,略显专业的研究课题如何以言简意赅的方式呈现,是否能使评委理解此项课题的难点和意义,为此邱艺凝同学也动了不少脑筋,最终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

    在科技选修课中打下基础,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课题研究中学习提升,在老师的指导下开拓视野、撰写论文,在大赛中交流磨砺。西南位育中学见证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小能手的成长。 

    西南位育中学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科技教育。从最初的机器人、信息奥赛、单片机课程,至今西南位育中学已建立起了一套系统的科技教育培养体系。近年来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课题研究从初三实验班就已启动,高一主题教学板块给学生带来更多启发。许多优秀的创新课题脱颖而出,在学校各位专家指导老师的精心培育下,走出校园登上创新大赛的舞台。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