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西南位育中学区级优秀体育学生资格确认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班主任一得

懂你,才更会爱你

作者/来源:李 婴    发布时间:2019-03-27

懂你,才更会爱你

——提供多元交流平台、助力青春期学生成长

李 婴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对人生的感悟。的确,爱是一种奇妙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拥有巨大力量,爱能创造奇迹。可是如今很多被宠坏的孩子都患上了“爱的麻木症”,既感觉不到别人的爱,也不会爱别人,更不要说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生活的幸福。特别是常年在初中任教的班主任,我们陪伴着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一起成长,家校沟通的聚焦点往往在于帮助父母与孩子努力做到彼此倾听心声,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一、利用现代通讯设备,为亲子沟通搭建桥梁

【事件回放】

 在一次家长会后我听到了这样两位妈妈的对话。A妈妈说:我家孩子的班级群里,老师每天要发十几条消息。比如:明天周一不要忘记穿校服。’‘最近要降温,请让孩子多穿点衣服等等的生活琐碎;再加上家长的回复知道,谢谢老师。这么一来一回几十条消息,我都没法专心工作了,真烦!妈妈B说:我家孩子班级的家长群老师几乎从来不发微信,我都不知道女儿在学校是什么情况,这老师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指导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而利用微信使通信更为便捷也被大众所接受认可;可是现今有一部分家长对班级微信既爱又恨——消息太多影响工作,没有消息对孩子在校生活几乎一无所知;也有一部分老师很排斥建立班级微信群,我觉得究其原因是在于班级群发送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很难界定。如果能够在建立之初立好规矩、约法三章,微信群的组建能够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是对日常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更是有效的为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家长提供亲子交流的平台。

 我坚持微信群绝对不只是一个上传下达的地方,更不是一个拍照告状的地方。我建立微信群的目的是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制造交流话题、为亲子活动创设更多机会,使亲子关系更为融洽。围绕着这个目的我总会在微信群里给家长发孩子的校园生活照片(照片要力求每个孩子都露脸,而千万不可以只是关注一些活动中较为热情积极的孩子):从开学的军训到春游、运动嘉年华的活动,从班级的每一期板报、绿板布置,学生第一次去食堂吃饭到年级组的主题教育、年级大会,从个别孩子的好人好事到全体孩子一起的生日祝福……林林总总。除了在微信群中贴学生们的生活照,我还常常会在微信群里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每年科技月的变废为宝,生命植入,高空落蛋,纸飞机等活动我们班都是作为亲子活动,家长和同学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因此我们班级也总是要在年级决赛之前先进行班级预赛。有时我也会给家长们出一些双休日活动的好点子,分享比如: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籍、全家“穷游”的理想地、爸爸,周末去哪儿、魔都十二月展讯抢先看……支持家长每星期都有亲子活动时间,都能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宠爱,爱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教育,除了读书、成绩,孩子们还能和父母分享很多生活中的乐趣。

 我在班级推出了班级公众号,这个公众号可以用来推广我们班级的文化——班级班徽、班旗、班训的由来等;记录班级大事件——班级每月一活动,春秋游活动,重要班会等;分享学生的爱好特长——好书介绍分享,电影评论,歌手或歌曲推荐,小小摄影展,旅游杂记等。微信公众号的建立和运作需要一批学生的共同努力,于是,班级中有一大批同学自发组成了公众号编排创意组、新闻编辑组、摄影摄像组、文字排版组、文章征收组。每一组同学即独立运作也和其他组相互协作,一起完成一期又一期的推文。每一次推文的发布也让班主任们见证了学生们的成长,他们不但在能力上得到了培养,还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找寻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会了观察生活分享美好;每一次推文的发布都会引起家长们的热议,为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各色校园生活而高兴,为孩子们在推文中展现出的各种创意和才情所折服,更让部分家长开始思考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们和平相处共同成长。初三(9班)的班级公众号花果山Records”的第三篇推文HGM002的留言中有家长这么说到:这一篇篇的推文,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内心世界的丰富。这么小小的年纪居然敢触碰加西亚,而且还是他的《百年孤独》,后生可畏!必须点赞!作为家长,我们一直以来总觉得孩子是追随着我们的脚步而逐渐长大的,总觉得我们仍然是他们成长的引路人,殊不知,这样的角色在慢慢的发生变化。不要老抱怨青春期孩子和我们作对,尽说一些我们不懂得,其实我们有没有真正尝试着去了解他们,去思考生活的环境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在信息化社会中,被落后,被淘汰的究竟是谁?是我们家长!武装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才能和孩子们同步成长。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通过微信家长群、学生群的建立,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家长之间搭建了情感互通的通道;通过鼓励学生班级公众号的建立,为学生设计、写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这些现代通讯设备的引入也为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提供了多元化、多形式、大大提升了沟通的时效性和生动性。

   二、设计多元问卷、让出家长会讲台,为亲子互动创设舞台

【事件回放】

 随着带班进入初二、初三年级,我越来越多的接到家长关于亲子沟通困惑的电话,例如:“今天孩子回家之后情绪很不好,我想和他聊一下发生了什么,可是刚一开口,他就甩门进入自己房间了,留下一句‘你不懂!’。我想问一下老师今天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我有什么能够帮助到他的吗?”我也会常常收到学生的微信私聊:“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想打听我的私事?各种拐弯抹角的问?为什么遇事他们不能让我自己冷静思考一下?我难道没有权利和能力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指导方法】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多的抱怨就是无法沟通,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在这个阶段,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需要努力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平等和孩子交流沟通、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表达与父母意见不合的时候,作为父母不要轻易否定,不要靠强制手段去让孩子接受观点,要让孩子感受到即使有意见分歧,彼此之间的交流还是平等的、是就事论事的;同时父母也应当鼓励孩子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所以所谓的无法沟通都是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作为班主任的我总希望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于是我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努力为亲子沟通搭建桥梁。

1)让出家长会讲台,展现学生的点滴进步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又一个特点就是和爸爸妈妈对着干。比如,当爸爸妈妈在表扬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常常孩子们会表现出不屑一顾、甚至于产生我就不想成为这样的孩子的想法。其实家庭是一个动力系统: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在孩子幼年时代,通过比较手段形成激励的教育模式,不能适用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而且因为青春期孩子行为表现的两面性,所以往往在家中,爸爸妈妈很难看到孩子们的真实一面——他们的能干,他们的机智,他们的随和大度……将家长会的讲台让给学生也是我曾经试用过的方法,为家长了解孩子们的另一面搭建桥梁。每学年第二学期的家长会我会给学生们增设了一个板块夸夸我的班级”。20184月的家长会上,初三(9)班的家长会策划团队以感恩、成长为主题,利用音频、视频、说唱RAPPPT和演讲等各色的形式,将同学和老师在一起八个月的快乐时光娓娓道来,班级50位同学,每一位都被提及甚至于夸赞,这次家长会一改往日严肃紧张的气氛,活泼欢快的展示有效地让家长看到了自己家孩子的成长、进步、日趋优秀。

2)设计个性问卷,挖掘浓浓的亲子情谊

 在开学之初,初三(9)班的很多学生每天非常疲惫,课间也往往会趴在桌上休息,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到越是成绩优异的孩子家庭给予的学习压力越大,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是最优秀的那一个,每天的家庭作业、双休日的课外补习让孩子们几乎没有自己的休息和调整时间。谈学习色变也是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们希望借助班主任的力量让父母能意识到减负的必须性。针对孩子们的要求,我便在家长会前设计了一张问卷调查,让数据替我说话。

 

家长会学生问卷调查

1.   进入初三以来,你完成学校作业(包括背诵复习)的时长最多情况是以下__________.

A.   不到2小时        B. 差不多23小时  

C. 差不多3—4小时       D. 我需要更多时间

2.   进入初三以来,你上床准备睡觉的时间基本是__________.

A.   9点钱            B. 差不多910        C. 差不多10—11  

D. 差不多10—11       E. 晚于12

3.   你觉得自己是否已经适应了初三的生活?__________.

A.   非常适应          B. 比较适应         

C. 不太适应              D. 很不适应

4.   进入九班这个优秀的群体,你觉得哪些方面存在着压力(可以多选)?__________.

A.学习节奏          B. 作业量                C. 学习要求

D. 亲子关系              E.竞争压力              F. 人际关系         

G. 师生关系              H. 其他(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进入初三,你觉得自己最值得骄傲的改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你希望父母,老师能够提供怎么样的帮助或者做怎么样的调整,让你的初三生活更加顺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回答无需记名,郑重承诺,不会将你的答案单独告知你的父母,只会在家长会上对家长们做群体性分析使用)

通过这份调查我得到了几组数据:

1. 在全班50位同学中,26位同学每天完成学校5门课程的作业需要用时2-3小时。

2. 24位同学每天在10-11点间睡觉;

3. 针对问题(4):进入九班这个优秀的群体,你觉得哪些方面存在着压力?竞争压力被提及37次,学习要求被提及29次,学习节奏被提及22次。

 通过这几个数据我和家长分析了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大部分同学进入初三以后每天完成学校的作业花费时间比较多,再结合从任课老师处了解到的学生作业质量来看,学生们很主动认真地学习、并且对知识点吸收掌握相对较好,甚至于大部分同学的作业反馈反应出他们有每天主动复习再完成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当然也同时说明班级学生在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强度比较大,睡眠时间也只是勉强达到7-8个小时。通过问题(4),我们同时也能看到作为优秀群体的集合,这些已经非常自律认真的学生仍然感受到了班级学业竞争的压力,要努力去适应初三对于优秀学生的学习要求和高速的学习节奏,从而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有责任意识——愿意自主对学习负责,对成绩负责,并且努力达到自己的学业目标;这些学生也在意别人的目光——希望自己始终是群体中的榜样,是父母的骄傲。1415岁的孩子都希望他们在大人眼里是个真正的大人,但实际他们年纪轻,阅历少,心智还不成熟,很需要父母去引导而非强制。通过问卷、通过数据的汇总很分析,很多家长意识到了他们在针对孩子学习问题上看法的片面性,他们主动跟孩子商量,耐心征求孩子的意见。在于孩子沟通中,了解到了引导这群争强好胜的学生以平常心看到分数,以平和心对待同伴竞争、化解学习压力的重要性。

除了设计问卷让爸爸妈妈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我也会在每年的5月、6月期间母亲节和父亲节来临之际,给孩子们设计一份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的问卷。

 

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1. 你爸爸的生日_________________  你妈妈的生日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爸爸的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职责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为了这个家,你辛苦了!!!

3. 你妈妈的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职责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为了这个家,你辛苦了!!!

4. 成长过程中最感动的瞬间

   (来自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一次和爸爸妈妈表达我爱你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想和你们说的心理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调查不但帮助孩子们再一次通过亲子交流了解爸爸妈妈平日工作和顾家的不易,也让他们回忆起了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更给他们搭建了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写出平时口头羞于表达的情感。当爸爸妈妈看到孩子们情真意切的调查问卷后,常常感动不已。

青春期孩子的典型行为有:青年人不可战胜明显无视安全规则(我知道这不安全,但我会没事的);个人神话——自己想象并坚信,他们的体验是独特的,没有人(尤其是父母)能够理解他们;能言善辩,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争辩对手的观点的长处和短处。这些典型的行为使得爸爸妈妈常常看到的只有青春期孩子外表的强硬,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柔软和再冷静后能感受到的对父母的情感。

    初中阶段(11-15岁)是孩子们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是他们最充满激情、浪漫的时期,也是他们最有创造力、思维最活跃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们自我意识慢慢觉醒,是对人生、社会、未来充满幻想和好奇的多梦季。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以我们自身的专业素养,利用学校搭建的各类平台,帮助家长一起陪伴学生走过从幼稚到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人格的人生重要阶段。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