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 饶文秋
对母校的最初记忆,是刚入初中时在校门口拍照,记得那天下着淅沥小雨,衬着我心中对中学新生活的忐忑和彷徨。此后七年的中学生活,让那个青涩的我逐渐走向成熟稳重。
中学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之一是预初时承担的几次出班级黑板报的任务。尽管那时不是宣传委员,但我依然投人了最大的精力和热情。有一次接到出黑板报的通知十分晚,我特意利用周末来到学校,一个人画完未完成的部分。这段经历当时并未让我感触多深,但是现在想来,正是那几次负责出黑板报的经历,在我的 心灵中播撒了责任心的种子,使得我日后在学生工作方面展现出更佳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难题是不可避免的事,找个借口来推卸责任也非难事,但是若能始终有胜人一筹的责任心,抱着“不只完成,一定做好”的心态,相信能让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道路更加顺畅。
母校也有许多让我受益良多的老师,初三时的班主任Vivian和团委的王老师提供了许多学生工作机会助我发展,让原本较为内向的我在各种锻炼中培养出独当一面的能力。在做好创意策划后要执行到位,在组织大型活动时要不落细节,协调好几个团队之间、一个团队内部的关系.这此经验都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切身感受并真正领会, 团委的工作经历是我中学期间成长最快的一段时光。另外, 高中时的语文刘老师曾组织主题与语文任意相关的课堂演讲,布置“读报论世” 的练笔,这种能力训练不囿于应试,它引导我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领域,教我学会用人文和社科的思维去有条理性地分析评论各类现象。
高三的学习生活则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年了,所有同学都心无旁骛地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老师们全心付出,兢兢业业,关怀学生,精心挑选例题、布置作业让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能得到尽可能多的成效,少做无用功。高三办公室时常充满着让人温暖和振奋的气氛,在遇到学习疑问时,我会在与同学交流后一起向老 师求教;在面对大学专业选择踌躇时,也可以向老 师倾诉困惑。这是一段让人留恋怀念的时光,现在当我望见天色渐晚时,都会想起高三放学时充实满满的心情。中学的七年对一个人的三观养成、行为习惯有重大影响, 感谢母校提供的各种平台和活动让我在学好课业之余,培养了良好的能力和素养,决不止步于“尽力而为”,而是要“全力以赴”。看到母校新修了屋顶花园、网球场,期望母校学子能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静心求学、奋力攀登,发现自己的潜力,发挥个人所长。真心祝福母校,祝愿西南位育培育出更多成才学子。
[个人资料]
2005年一2009年, 本校东校区初中
2009年一2012年, 本校高中
2012年,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