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西南位育中学区级优秀体育学生资格确认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动态

抚今追昔喜迎母校二十年校庆

作者/来源:倪俊骥    发布时间:2019-02-25

抚今追昔喜迎母校二十五年校庆

1996届 倪俊骥

我于1993年进入西南位育中学高中部(当时高中部名国商附中),1996年毕业,是西南位育的第一届学生。母校的年龄有多大,我与母校结缘的时间就有多长。

建校20, 母校已经拥有了几处良好的校舍、优质的硬件资源和强大的教师队伍,早已闻名遐迩,让考生们趋之若鹜,所有这些都让毕业生深感自豪。但于我而言,每次回到母校,我总忍不住想起我人学时母校初创的样子。1993年夏, 这里的围墙地界虽已划定,但只有一座教学楼,且除了必须的八间教室外,教学楼里其他教室连课桌椅都没有。那时没有正规操场,还是一块泥地,上面有一棵大树, 高中生人校前的暑期军训是在隔壁的上海实验学校完成的。那时只有高一和预初两个年级八个班级的学生,教师的数量也仅够勉强应付这八个班级的学业,遇上个别课程临时到其他学校借调老师是常事。

对于没有亲历过的人来说, 当时环境之艰苦是难以想象的,但这确实就是学校最初的样子, 全校师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奋斗的。最初的几个月,教室里没有安装窗帘和电扇,师生们在30多摄氏度的教室里挥汗如雨;操场建成前可供户外活动的区域不够,我们就在教学楼前、花坛边的边角地带分批做广播体操; 师资不敷使用,老师们就增加带班和上课的数量,并且毫不降低课业质量;每年新生人校,我们帮着把课桌椅搬进新的教室。这段最初的岁月非常艰苦,但环境越艰苦, 学校的成长过程就越让我们欣喜。操场逐步平整、篮球架开始树立,教学楼 加层、扩建, 图书馆、微机房、语音室渐次建成,师资阵容日趋壮大,每年都有新生来到这个学校,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我们在这里的艰苦奋斗是值得的!20年后,当我们听到母校的卓越成绩时,所有的艰苦都化为甘甜。我们第一届学生对母校的感情都特别深厚,同时也特别骄傲,因为我们是1993年入学的第一届,我们之前没有故人;我们见证了母校的从无到有,这份快乐由我们独享,此后再无来者!

在母校创建的那个时代,民办学校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异类,更何况这又是一个新建的学校,教育水平到底如何,没有任何过往的参照标准,因此与硬件环境的艰苦相比, 精神上的底气不足更令我们迷茫。是那些年的老师们以开拓者的决心和勇气,以对教育的执着精神,以呕心沥血的实际行动带领着我们坚定了信念。 难忘师恩!难忘庄中文先生那一句路子靠你们开创”,意气风发,催人奋进;难忘汪珊之老师鼓励我聪明人跟笨蛋一样,都会摔跤,不同的是聪明人不会在一个地方摔两跤”,让我放下包袱,轻装前行;难忘赵维华老师如严父般高标准严要求,又如慈母般关心呵护;难忘卢久红老师授课时的一气呵成;难忘许贵荣老师朗读 《雷雨》时动情的神色;难忘蒋彬康老师领操台上的嘹亮嗓音;难忘陈异平老师搞活动时充满活力;难忘古启毅老师带病坚持工作;也难忘许金年老师在教学楼里那一间小小的宿舍。那些年,我在老师们身上所感受到对课业的勤勉和对学生的关爱,是我在其他的学校都不曾感受到的。20,逐渐淡忘的是一些具体的数理化知识,长存心间的是老师们的风骨和人格魅力。身教胜于言传,对工作的热忱,敬业和责任感,那些年我未曾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讲授过,却时刻都在老师们的实际行动中体会着,踏上工作岗位后,这些优秀的品质都为我的事业奠定了最坚实的精神基础。

跟随这学校迅速的发展步伐,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我们这群学生也用勤奋苦读作为回报,1996,在接受高考检验时,我们的平均成绩已经达到了区重点中学水平。或许从目前西南位育的教学水准看来,这个成绩算不得什么,但要知道,那时我们只是这个新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更何况那个年代民办学校还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在老师们的期许、家长们的忐忑和社会的好奇中,应该说,我们交出的是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我要自豪地说:作为第一届毕业生,我们没有辜负母校为我们的付出, 我们是西南位育的创业者!

行文至此,我忽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事实:目前在校的学生,20年前都尚未出生。我不知道他们会用怎样的态度面对这段西南位育建校时的光景。 好奇? 难以置信? 抑或是与我无关? 但从一个第一届毕业生的角度,我希望每一位校友都能知道我们的母校创业的最初:1993年夏,庄中文先生是以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这所民办学校,老师们是以怎样的激情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那时我们没有学长的榜样、没有历史的积淀、也没有前辈的恩泽,硬是凭着全校师生拧成一股绳的团结,以昂扬的斗志在艰苦的条件中不断奋进,开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母校和老师们给予我的太多,其中最最宝贵的就是这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这段历史、 这种精神,都应以浓墨书写在西南位育校史的第一章。

再逢校庆,再次收到了活动邀请,我在高兴之余也有一丝惭愧一一许多学校校庆时,老校友都已白发苍苍,而作为西南位育最资深的毕业生之一,我今年也才35,事业上虽有些小成绩,却远未到能让母校深以我为荣的程度。毕业生的成功是母校教育成果的最终体现,我们所有已毕业的校友都要更加努力,我们要承担起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积极地回馈社会;我们要从各自的日常工作作起,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刻苦奋斗, 作出成绩,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价值; 我们也要注意家庭建设,构筑和谐社会最基础的细胞。我们的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以及对社会的回馈,来源于母校当年给予我们的良好教育,也是我们回报母校最好的方式。我们要用自身的行动,为母校赢得更多的光荣!同时,也烦劳张建中校长及所有在校的师生们继续拼搏,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西南位育的每一点进步,都会让我们这些已经毕业的学生感到骄傲。经过20年发展历程,我们的学校初露锋芒,但她依然年轻,还需要时光的打磨和文化的积淀,还需要一批又一批师生在校内外为她的荣誉添砖加瓦,让我们共同努力,继续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

校庆之际,除了回首往昔峥嵘岁月,憧憬未来远大前程,我心里也崇绕着对我少年时光的深深眷恋,我想在母校的温暖怀抱里静静地重温属于我的高中岁月, 在老师们的面前作回一次学生。我怀念那些年的我: 怀念那个在教室里咬着笔认真听讲的我、那个伴着一盏如豆孤灯长夜苦读书的我、那个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我;怀念那个在抢着回答老师问题的我、那个得到老师嘉许后喜不自胜的我、那个在填报志愿等重大决定时倔强地让老师操尽了心的我;当然,也怀念那个跟同学打打闹闹的我、那个在篮球架下挥汗如雨的我、那个戴着耳机把自行车踩得飞快的我、那个焦急地等待某个女孩从窗前经过的我。我没有把那个15岁到18岁的少年带走,我把他存储在西南位育了,西南位育永远是我的心灵港湾。

从来不需想起,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母校、我的恩师、我的伙伴、我的少年时光、我的赤子情怀……

 

 

[个人资料]

1993年一1996,本校高中

1996, 华东政法大学, 高考成绩在全校新生中排名第三

荣获上海市三好学生称号, 华东政法大学学生会主席

现担任国浩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主任,目前在境内外12个城市设有执业机构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