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相约上博品丹青

作者/来源:汇师小学 施萍    发布时间:2018-12-24

相约上博品丹青

——徐汇教工书画社成员观“董其昌艺术大展”巡记

 

始以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明史·董其昌传》

 

董其昌(15551636)是晚明杰出的书画大家,原籍上海县(今上海闵行区马桥),后徙居华亭(今上海松江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是中国书画史上承前启后、影响巨大的一代书画大师。

127日以来,一场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董其昌艺术大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取名“丹青宝筏”的书画大展不仅深深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书画好手,也令徐汇区教工书画社的老师们心向往之。

在书画社负责人、西南位育中学谈茵老师前期的精心组织并在教育工会杨杰副主席的大力支持下,区教工书画社决定移步上海博物馆,在那里举行本学期“高规格”的一次社团学习活动。同时,获悉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伟生老师将亲自担任此次活动的“导览嘉宾”,书画社老师们更是倍感欣喜与激动。为了使现场参观获得较好的成效,老师们事先积极查阅、了解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文史、书画知识储备。

1219日一大早,老师们如约来到上海博物馆,排队等候,安检入馆。进得展厅,只见里面人头攒动,观众的参观热情与室外的寒冷天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悠扬清远的雅乐声中,大家簇拥在张伟生老师的身旁,开始了在这场上博“视觉盛宴”。

首先映入老师们眼帘的是一个精心设置的“画禅室”。翠竹、古琴,高悬的木匾上书“画禅室”三个清秀隽朗的行书,两边则是董其昌有着颜体风格的楷书对联——“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更让人称奇的是,对联之间的一个硕大圆形屏幕上竟然出现了宋徽宗的《竹禽图卷》(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疏旷淡荡的竹林,两只鸟儿伫立枝头,四目相对,鸟嘴一张一翕,生动传神,似乎让人听见初春的大自然里空灵的唱和。这种现代媒体与古代名画交相辉映的展览形式让大家眼前一亮。

随后,老师们逐一参观了“以古为师--董其昌和他的时代”、“宇宙在手——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与超越”、“一代宗师——董其昌的艺术影响和作品辨伪”三个展区。在张老师的指点下,老师们get到了此次展览的亮点。这里既有董其昌最长的书法长卷(18米长),最长的绘画手卷,也有来自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超高绘画立轴《青卞图轴》,以及单字最大的董其昌书法——《临颜真卿书裴将军诗》,还有最大的董其昌山水册页《秋兴八景》与《仿古山水册页》。亲眼欣赏到大师的国宝级的真迹,聆听张老师的精辟点评,一代大师董其昌的艺术人生和杰出成就在老师们面前变得更加立体、丰实。

听张伟生老师介绍,上博此次还推出的董其昌数字人文专题,以董其昌为主体,依托本馆丰富的藏品资源和雄厚的研究基础,从年表、行旅、交游、作品等角度融汇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数据间的关联和数据图景。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观展体验。

中和恬静、明洁温敦、古朴典雅,徜徉在董其昌书画的艺术长廊里,尽情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老师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深感自豪。尽管临近中午,大家还在这场“书画盛宴”前流连忘返,不愿离去。

参观结束后,大家交流甚欢,分享各自的体会,其乐融融,体现了徐汇教工书画社“互相学习、彼此促进”的社团宗旨。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并互相勉励,在热爱和传承中华书画艺术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