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西南位育中学区级优秀体育学生资格确认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班主任一得

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和推动

作者/来源:吴慧莉    发布时间:2018-06-28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和推动

——班主任带班理念与特色总结

吴慧莉

在学校“为了学生一生幸福”和国际部“走出国门时,带着一身浩然正气,能走的出,能回得来。”的背景下,今年作为国际部唯一一个Honor班的班主任,我的四所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选择国际课程的学生虽然把入读国外大学作为他们的首选目标,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还是“中国心、民族魂和世界眼”,作为班主任落实到了从“身管”到“心育”。

一、育制度——规则意识重中之重。有序的校园社会必须由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和我们自己,是为“法治”。

今年是我从事正式班主任工作的第六年,在为期不长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点滴的工作经验。第一是班主任工作细致而琐碎,因此在新接手班级的第一时间段里,班主任应当是做到事必躬亲,从学生的“身管”入手,管理学生方方面面的各项行规,从晨会课开始前到班级所有劳动做完,包括课间和午休的时间,这会是一段体能消耗较大的时期,但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以最短的时间能够最快地了解班级中的每位学生同时迅速累积了经验。

二、育干部——三点一面培养班级领袖群体,增强班级凝聚力,挖掘学生干部身上的奉献、责任意识,是为“人治”。

当学生已经习惯了你高频次地出现,及时能够找到你解决问题后,我则会逐步进入无为带班。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事事,而是指不妄为、不乱为,从管班、治班为带班。学生最终都是要依靠自己的自觉性才能走的更远,只有激发了他们的成长自觉才能有更远的路可以走。因此“管”和“育”之间,我认为班主任更应该做到的是“育”。要做到这样的带班模式,我需要的是健全的制度、较强执行力的班级领袖群体和有着良好班风。因此我的班级建设都是围绕以上三点进行的。最后通过“三点一面”为抓手,培养出一批学生领袖群体。三点包括学生的“闪光点、问题点和关注点“在班级中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理念,其次“一面”指的是学生与我的面对面交流。

三、育文化——在养成教育、兴趣团队和各项活动中,让真实、善良、感恩、快乐、互助、合作这些“人”的标准,潜移默化让学子们持德润人心,用文化天下,是为“德治”。

学校方面已有比较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这点比较容易做到,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我主要通过显性和隐性双线并举来进行的。显性的主要是通过教师环境的布置,从国际部的班级来说,我们的班级都是ABCD编号的,因此在班级内外的布置中都会渗透有班级字母的积极向上的英文单词,结合显性的班级文化布置其实背后是一条隐性的线就是通过班会课来强化班级文化。班规、班训、班级主题色、班级吉祥物、班级名称的内在含义、班级问题探讨这些通过班会课的形式无形中都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改善班风的契机。从前期的事必躬亲时对学生的各项要求都会比较严格,该无为时收手旁观,该有作为时拿捏分寸,这或许才能达到“大道无为”“无为而治”的境界。

四、在国际课程的量化管理中运用“乐趣性原则”

在三年的国际课程班主任工作中我对比了之前国内部的班主任工作,发现了非常大的差异,也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最大的差异在于人数与班级管理制度的不同。因此我摸索出了在国际课程的量化管理中运用“乐趣性原则”管理班级的模式。学生人数少了、学生培养的要求是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有自己的想法,加上走班的教学模式,班主任不再是管理者,更需要的就是“无为带班”,较大的课业压力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因此我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在一系列量化的标准下会更多地增加与学生相处的乐趣性。例如组织年级举行一些破冰游戏、利用倾听课组织心理游戏等,还有送给学生昵称就是一个我很喜欢用得方式。班级中的学生往往总是正态分布的,总有一两位是比较乐观活泼的,我就会从他们入手,在全班面前为孩子们取一些乐于接受但又能拉近感情的昵称,这样班级氛围一下子就会融洽起来,我也很乐意接受孩子们对我比较生活化的昵称,这样更能增强我的融入度。力求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班级管理生动活泼起来,从而满足青少年好玩、好奇、求新的天性,这是一种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且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

曾经看到一句话,深深印在脑海中,教学生三年,为学生想三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三百年。希望我的学生从西位走出时,是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对自己充满信心的,对人生态度是乐观的,精神面貌是积极的。看见每个孩子的精彩,唤醒内在的积极力量,只要他们的生命状态改变了,他的人生就会完全不同。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