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有心”的唤醒者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可见,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为了撼动,更是为了唤醒。教育向班主任提出的要求不仅是理性的智慧,更是细腻的情感,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要始终努力让自己成为班级日常工作的有心人,于点滴处发挥教育“唤醒”的力量。
有心抓契机,唤醒意识
教育不应该是一个刻意的行为。巧妙利用日常工作中的种种常规活动,努力挖掘活动中的“教育点”,抓住看似平常的教育契机“小题大做”一番,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努力让自己成为紧抓教育契机的有心人。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使短短的40分钟发挥更大的效用,这是我始终在思考着的问题。第一年担任班主任时,面临着区级班会课展示的重任,要求以预初年级传统美德主题“孝敬谦恭”为主要教育内容组织主题班会,这着实让青涩的自己惶恐了一阵。最初的班会设计在苦思冥想之后,呈现出漂亮纷繁的样式,设计活泼,课堂似乎也能热闹起来,但热闹过后呢?班会课究竟要给学生什么?再完美的形式都只能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形式一旦盖过了内容,主题班会也就彻底变味了。推翻重来的过程是另一番历练,但更是成长,从单纯的设计跳了出来,回到了班主任的身份中去,回到了学生中去,班会中揉进了年级的传统美德主题系列活动——我和爸爸妈妈的一次书信沟通,又应和了年级组曾做过的一份由家长完成的“传统美德系列调查”问卷,坚定地从已有的教育活动入手,在熟悉的形式与内容中挖掘教育的可能性。这堂短短的主题班会课,让所有听课的人都不胜唏嘘,感动成为了班会中贯穿的情感要素,或许40分钟的课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学会关爱,但整体创设的教育氛围定会唤醒学生的关爱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爱从这里起步”还会远吗?
争做发现教育契机的有心人,这样的尝试并未浅尝辄止,不甘于简单的发现与再现,更努力探索利用教育契机发挥更大的教育效能。“关爱在行动”的主题班会正是这份思考与探索的产物。班会的缘起是大队部组织的一场大规模的“护蛋行动”,活动的初衷很明确,也很有意义,但操作的手段却有些含糊,为了让这一活动发挥出更多的能量,不得不在前前后后添了不少“辅助线”,让这一活动发挥出更动人的力量。先是在前一天利用小本子正式地书面告知家长,提高重视度,接着对第二天的护蛋明细规则,护蛋过后,指导学生撰写“护蛋心语”并一式两份,一份带回家,一份留在班级收纳整理成为“心语榜”,“蛋蛋”回家后要求家长在学生的心语后附上“爸爸妈妈的话”,收录成“蛋蛋回家后的故事”。整个活动多了前言与后续,丰满了许多。这一活动的呈现使得“关爱”更切近,也更形象了,这堂主题班会利用教育契机发挥最大效能,也有效地唤醒“关爱在行动”的意识。
对既定活动的深化,既是对既有教育契机的发现,更是在教育有效性上所进行的个性化尝试。做日常教育的有心人,才能更有力量地唤醒学生的意识。
有心渗教学,唤醒人文
教育的过程是缔造人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灵魂的塑造自然尤为重要。在社会生活这张纷繁复杂的大网里,教会学生筛选、感受、发现、思考,筑就学生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这似乎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最终的追求。作为语文教师,在每一次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更多指的是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也努力在语文课堂里寻求传统美德的立足之地,力图找到二者完美融合的契机,使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更体会到身边的一切美与爱,使得学习语文与学会做人能够更真切地糅合在一起,真正地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故事”是简易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若总能依着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故事加以整理、组合、删改等更动,在日常教学中不露声色地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影响,能让学生更自觉地就走进这条预设的德育通途,饶有兴致甚至是全神贯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感化,这便是在教学中尝试进行着的“故事诱导法”。初二的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正式进入了教学阵地,不仅阅读甚至写作教学中都进行了“一事一议”的尝试。为了在“所缘之事”上给学生降低难度,就把从自己的角度了解到的某些班级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先将近期需要与同学交流的问题做了整理,然后本着“故事”法能否有效实施这一原则对这些问题加以筛选,在选定话题之后,开始了常规的扩充润色,在作了一番较缜密的思考之后,所缘之事的范围圈定在了以下四种现象上:一为同学录热潮,一为捕风捉影现象,一为“作弊”现状,一为作业状况调查。四个故事的陈述很成功,因为在此后上交的作文中看到了不少深透的思考:如针对第一种现象表达批驳之意的《人生何处不相逢,何必歧路共沾巾》及对此作出准确指导的《纪念过去之余更须展望未来》,针对第二种现象站在另一角度对“捕风捉影”让自己认清更多的人与事的《论捕风捉影的重要性》,针对第三种现象从事件的本质入手表达了《对待“偷窃”》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还有人站在独特的视角看到了《帮助中的伤害》,针对第四种现象有人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呼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小小的故事引发出大大的思考,此次写作的意义似乎已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文体的写作操练了,它更让人看到的是每个人审视问题的角度和判断是非的价值观。
在日常教学中不自觉地渗透地教育,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语文教师的优势,但更多的“故事”并不需要再造与勾勒,它清晰地活在教材中,需要的只是一双发现的眼睛。
读许地山的《落花生》,学完后让学生思考:你喜欢作苹果还是作花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学生提出要作不仅漂亮而且实用的苹果。这样的思考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初步投射,这样的思考也能让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教学《精卫填海》,基于现今对“精卫”认识的褒贬不一,带领着学生回到文本的历史语境,揣摩这个神话故事最初的创造意图。虽然课堂里更多呈现的是文言文教学中“言”的把握,但在不断地争论与思辨中让学生对这个神话和“精卫”其人有了更清晰地认知,在不着痕迹的文字背后读到了人物的不屈于执着。这种精神的寻找不仅是文本解读的过程,更是学生思想不断被唤醒的过程。
有心促倾听,唤醒心灵
作为一名班主任,关注班级成员的内心显得尤为重要,是否拥有良好的心态,是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愿意去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认真聆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从而真正地唤醒沉睡的心灵。
为了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更切近地走近学生,于是引领着自己的集体养成了写周记的习惯。周记本上,总能看到老师的大段评语,或是对学生作鼓励,或是对学生的行为加以肯定,或是对其方式加以指正等等,不一而足,也因人而异。在人与人之间各种沟通交流方式中,这样的书面交流方式能够摆脱束缚,更便捷更直接地传达内心感受。阅读和批改的过程也是逐渐以自己的行为赢得信任的过程,方老师努力地让自己成为一名忠诚的倾听者,在这样的文字往来中,便更深切地走入了孩子们的内心,也更有针对性地从心灵上靠近某些特殊学生,并及时地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班上的小A,父亲常年在国外,在上海始终是母亲一人辛苦带着他,或许是年龄的原因,男孩叛逆与反抗的性格在母亲面前愈演愈烈,这位家长在苦恼与无奈之下开始与老师进行家校联系册上的文字沟通历程,小本子上长篇累牍、密密麻麻地记录了这位母亲与老师的话,一个学期竟记了满满的六大本。记录本上的这些话语,首先被小A看在眼里,其次才被传达到对方手中,因此,在老师与家长的思想交流过程中,小A的观念也在慢慢地偏移他原本反叛的轨道。一个学期下来,小A与母亲的感情已较融洽,且在学校也不再是什么都无所谓的了,还积极参与班级的集体舞排练,跳得那么认真勤奋,让老师觉得似乎重新认识了一个孩子。
作一个会倾听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真心唤醒孩子的心灵。
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始终努力在细琐的班级事务中尝试着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真心唤醒一个又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