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南位育中学初三实验班南京社会考察
近日,西南位育中学初三实验班学生踏上了为期两天的“每月一行”,前往金陵古都——南京。
经过长达五小时的漫长车程,同学们终于到达南京。时有时无的阵雨给南京的云雾填上了一条细密的针脚,“疏疏数点黄梅雨”,天气却还是夏日的闷热。在酒店用完了午餐,同学们便走进中山陵的满山绿意里,叽叽喳喳的交谈声,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带着山林间的回响,迷蒙清幽的山景里多了一分灵动。
终于来到中山陵的脚下,正门前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雄浑却不失雅致,宽厚而不失威严。抬眼望去,便是一条漫漫的台阶路,顶端祭堂、两侧青松皆隐没在山雾之中。祭堂前的台阶共392级,象征着当时全中国有3亿9千200万人口,每个人作为一级台阶,将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拾级而上,终于到达祭堂门前。转身向下俯瞰,云生似盖,雾起如烟,眼底尽是老木寒云,清风徐来,心旷神怡,脚下流动的雾气像水波似的微微荡漾。细雨暂停,又想起“天下为公”,顿感天地之悠悠,心生浩然正气。
步入祭堂,同学们脚步放轻,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遗容,场面十分肃静。三民主义、辛亥革命,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虽已长眠,但给大家带来了不尽的精神财富和思索。
离开中山陵,同学们回酒店小憩,便出发前往夫子庙。不论是节次鳞比的小吃店和满街的美食香气,还是渐暗的天色和一盏盏点起的花灯,都使舟车劳顿的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金陵小吃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种繁多:鸭血粉丝汤、盐水鸭、桂花糕、牛肉饼、锅贴、火烧……吃完晚饭,秦淮河边的花灯已全部亮起,五彩的灯光映照着盈盈水波,浮光跃金,时不时有一两梭归港的画船破开水面,轻轻柔柔地划进夜色中。不少同学饭后拜谒夫子庙,明亮的灯光装点着庙宇的飞檐画角,正如南大校歌所唱“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经一夜的休息,同学们精神满满,再次起航。第一站是雨花台。雨花台景区融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相传南朝,金陵城南门外云光法师常在此设坛说法,说得生动绝妙,天上竟落花如雨,故名为雨花台。但同时雨花台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的殉难处,在此遇难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多达10万。同学们统一着装,在纪念碑前恭敬地排好队列,举行庄严肃穆的哀悼仪式。风声、雨声、鸟鸣声都显得十分遥远,同学们皆面色凝重,“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青山绿水,昭昭青史,革命烈士付出的汗水和鲜血会被永远铭记,现世的安宁和和平值得每一个人常怀感恩。
南京行的最后一站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门口的雕塑,痛失爱子的母亲、疲于奔波的老妇、惊慌失措的男人,在昏暗的天色中显得格外沉痛,似有无声的呐喊,使同学们十分震撼。进入纪念馆,整个建筑群的色调都十分沉重,地上有大片的白色砾石,墙壁上书写着大大的“300000”,代表在南京大屠杀中三十万遇难同胞,墙壁前是一口大钟,警钟长鸣,时刻提醒着我们这场人类的浩劫。依次参观了一系列展馆,密密麻麻的遇难者名单,黑白照片和影像中因痛苦而扭曲的面容,还有那一桶桶曾被鲜血浸染、埋葬了数万尸体的土壤,记录了这场灭绝人性的暴行,每多一分了解,心里便多一分耻辱和痛苦。
面对这样痛彻心扉的过往,我们勇敢面对,带着民族曾经的痛苦挣扎去为泱泱华夏建设更和平美好的未来。“过往的伤痛、未来的和平与你相关、需要面对。”这句话是对每一个人说的,铭记历史但不要执着于仇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建设未来、强大自我。
丰碑长在,英魂永存。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安,但我们需永远铭记这些烈士的名字。我们需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大脑以及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去共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同学们告别了这座六朝古都,满载而归,随时准备下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