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春 不忘初心
刘灿灿
三月龙华,桃花最盛,争奇斗艳,时时闻香。关于龙华的桃花,1933年,革命党人张凯帆在龙华监狱服刑期间如是写到:“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伴着花香,西南位育东校区初一年级“理想与信念”的主题教育也随之开展起来。
这次的“理想与信念”主题教学基于学生平时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由年级组和历史组配合开展这一微型课题,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准备环节主要围绕“为什么展开‘进馆有益’活动”?“为什么选择龙陵馆?”环节二:介绍龙陵馆的“前世今生”,以1-2个耳熟能详的英烈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回扣“理想与信仰”的主题。环节三:将各项要求打印,张贴在班级绒板,强调作业上交的形式和时间节点。环节四:各班进行小组展示。
当莫玉兰老师给初一年级的学生开好动员会,讲清楚了四个环节后,本次主题教学的重头戏开始了,班主任带领同学们参观了龙华烈士纪念馆。其中,八分钟的二十四烈士雕塑多媒体剧场最为震撼,它采用雕塑、光影、音乐、舞蹈、朗诵五维艺术的手法将龙华二十四烈士生动再现,向同学们演绎英烈们由生而死,死而永生的感人故事,使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烈士们的精神气概。在参观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进入了红色课堂,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结束红色讲堂后,每个小组的作业也基本完成。历史组派出五位老师,同时进入到班级有针对的点评学生作业,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亮点,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五位老师针对这次课程评出2组一等奖,3组二等奖,4组三等奖。整个教学过程,有重点有抓手,有始有终,为以后的实践课程做了很好的积淀。
这次教学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师生互动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通过思考核心问题,多维视角分析理想转换为信仰需要克服的困难,让学生结合参观的所感所得,谈谈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印象最深刻的烈士”部分,学生明显做足了工作,理由能直抵人心。
西南位育中学一直强调的“培养学生研究性、拓展性学习”,尤其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落实,这次的主题教学活动就是一次成功的典型,对初中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体验和指导,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为即将全面铺开的中考改革积累了经验。它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很好地衔接了高中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