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吃透教材 把握学情

作者/来源:汤嘉 黄滔    发布时间:2017-12-04

吃透教材 把握学情

——记田林-虹梅学区历史集体备课

汤嘉  黄滔

    20171130日,田林虹梅学区历史教学的校际联动活动在西南位育中学西校区举行,西南位育中学、田林中学、田林二中、田林三中四所学校的的全体历史老师,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主题,互相交流,畅谈自己对这一课的认识与设想,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

    西南位育中学的谭倩老师首先介绍了她对这一课教材的教学设计。她认为这一课处于1718世纪,世界历史正发生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美国基于对自由平等的向往,进行了革命,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成为将启蒙学说付诸行动的典型范例。在长时段和全球视野之下,谭倩老师以美国的自由梦为线索贯穿始终,建构了这一课的逻辑框架。西南位育中学的莫玉兰老师从这一课在单元地位的角度去分析,独立战争的爆发既是启蒙思想在美洲大陆落实之后的结果,也是美洲移民在妥协,维权不得后的无奈之举。田林二中的曹霞老师认为任何一次革命都可能与经济有内在的联系,这一课中表面上的矛盾看起来是美国受到了英国宗主国的压榨,归根结底也可能是经济发展受阻。 在讲授1787年宪法特点这一环节的时候,曹霞老师建议可以用案例分析法,例如尼克松的“水门”事件,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易于初中学生理解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田林三中的严红老师讲到:在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况下,如何突破传统教法的问题;田林二中的杨叶老师谈到了备课的过程中,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共同成长。出席的老师们逐个发言,还就“战争过程如何处理”、“学生活动如何设置”等问题,分享了他们的想法。在交流过程中,不时有新的火花出现。老师们纷纷表示,有了很多启发,甚至打破自己关于这一课固有的思维框架体系。

    最后西南位育中学李春艳老师强调,作为老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好课的关键是要多阅读、勤思考,需要吃透教材同时,也要注意把握住学生特点,两者结合起来,教学设计才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拿到课堂上史实,方能让学生从感知上和理性上有所收益,充满“获得感”,才能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