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胸怀广,奋志起远游
——西南位育中学澳洲游学行之悉尼篇
黄滔
参观的第一站是悉尼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圣玛丽教堂。圣玛丽教堂虽比不上法国巴黎圣母院那般壮观,却也相当漂亮,五彩玻璃上画有各式神灵,在阳光的映射下别具魅力。同学们虽不是教徒,但也满心虔诚进入教堂,感受那份神圣与宁静。
随后大家先后游览了海德公园与皇家植物园。海德公园之得名,乃是向英国著名的海德公园致敬,同时也表达了澳大利亚与英国的历史渊源。在游览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收到正在拍微电影的澳洲学生的邀请,参与拍摄其中一个镜头。在皇家植物园,同学们再次领略了别具风情的欧式园林,欣赏各色神态各异又各具特色的植物:花簇绽放的多肉植物,绚丽盛开的多种兰花,直冲云霄的高大松树等。
歌剧院是悉尼的坐标,作为入选世界八大奇迹的唯一现代建筑,它那雪白贝壳状的外形强烈吸引着西位师生一行。这一在当时异常大胆前沿的建筑设计,历来有多种传说,但实际上它源于设计师女儿摆放的橙子果盘。艺术果真高于生活却又源于生活。在观景平台,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同入眼帘,可以一边远观,一边脚踏礁石,让浪花扑打;在歌剧院脚下,歌剧院在夕阳下颇为震撼,同学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建筑之美与艺术之美。
第二天西位师生来到久负盛名的蓝山国家公园。蓝山得名乃是因为山上有大片桉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雾气,经过阳光折射,远远望去呈现出浅蓝色;如若天气不佳,则无法观看。幸运的是当天天气晴朗,蓝山与蓝天连成一片,蔚为壮观。蓝山原本是矿山,煤矿质量上佳,又容易开采,因此曾吸引了大量矿工前往。但是随着世界煤炭市场形势的变化,蓝山煤矿最终不得不关闭,但后来却建设成为令人流连忘返、喜不胜收的旅游景点。历史之变幻无穷,令人无限感概。
在悉尼的最后一顿晚餐,西位师生决定自己动手,在异国他乡烹制自己的拿手好菜。经过1个小时的食材采购,师生们回到公寓,拿出看家本领,开始烹制。有的烤披萨,有的煎牛排,有的烧罗宋汤……在不久之后,一盘盘可口的饭菜端上餐桌,供大家享用。经历了思考、商议、协作、动手,在异国他乡的这顿晚饭显得格外温馨,也格外的美味。
悉尼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华人聚集最多的城市。这座异国现代化都市,与上海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在两天的参观过程中,大家也越来越适应,越来越坦然。带着对澳大利亚的这份熟悉,他们将前往布里斯班市,西位的姊妹学校圣埃德蒙德学校,开启为期近两周的交流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