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进入西南位育中学,至2009年毕业,是整整七年的青春;从2009年至今,又过去了七年。七年来,母校红色的教学楼、夕阳下的游廊、秋季桂花的甜香,还常常出现在我的梦境里。母校,已然变成了我心灵的一处港湾,提起母校,我总能感到强烈的归属感。
七年踪迹七年心
西南位育中学2009届高中毕业生 王梦煦
因母校的灌溉滋养,我们得以茁壮成长
从初中到高中,从东校到西校,我在西南位育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离开时,我收获的不仅是一张毕业证书,更有学习的好习惯、好方法,还有使内心强大的力量。西南位育的教育理念与中国很多学校不同,它并非填鸭式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引导,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美好与学习的乐趣,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平台。
这得益于一群好老师,他们从未将工作当成负担,而是将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事业。因此,老师上课从不照本宣科,从不让我们死记硬背考点,而是通过将知识串成网络,让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老师自身广博的知识面,也为我们敞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让我们在其中自由地探索。
因恩师的别样教育,学习亦妙不可言
学习,本该是一件再美妙不过的事情,从未知到已知,已知越多,就会发现未知更多,同时也就越渴望了解。在探寻未知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一步步深入,其乐自在其中。当学生突发奇想,问物理老师有关相对论、空间曲率等问题时,在很多学校得到的回答都是:“这个考试不会考的。”而在西南位育,老师会回答:“我推荐你阅读几本书,然后我们一起讨论。”
在西南位育,我们不仅阅读语文课文,还能在文学的广厦里纵览;我们不仅学习数学公式,还能窥探数学精密平衡的美感;我们不仅了解实验方法,还能目睹化学反应刹那的奇观……
在中学学到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我们淡忘。而好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的热爱与渴望、自主思考的能力、不懈探索的精神,却会陪伴我们一生,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财富。
因活动的精彩纷呈,我们得以多样发展
七年时间里,我参加过很多次原声翻译配音比赛、课本剧展演、科技周发明实验、艺术节、运动会等等活动,看似与学习无关,却在活动中培养了我们对学习的兴趣与自由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活动组织的能力与统筹协调的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校园纯净和谐的氛围中,我们渐渐战胜了自己的弱点。不善言辞的同学学会了演讲技巧;羞于表达的同学找到了自信;毅力不强的同学学会了坚持不懈;人云亦云的同学学会了独立思考;更多的同学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与团队协作……而自我完善之于青春期学生的成长,远比考试得分更为重要。
七年踪迹七年心,七年后的今天,当我再回首那段岁月,仍要由衷表达对母校的感谢。每一次重回母校,或者路过母校,甚至回想起在母校的时光,都会让我记起那个踌躇满志的自己。
感恩,我最亲爱的母校,西南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