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在线 > 2015-2016文明在线 > 体制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发展战略

凝炼特色,开启教育区域化的共享共赢新局面

作者/来源:田林—虹梅学区    发布时间:2017-01-19

凝炼特色开启教育区域化的共享共赢新局面

田林虹梅学区

 

“田林虹梅学区”作为徐汇区首批学区化试点,肩负着探索徐汇教育资源重整和优化的重要使命,承载着让现有教育资源不断做加法、做乘法的崭新课题。近年来,依托人杰地灵的文化底蕴和高科技企业聚集的优势,我们立足区域特点,发挥区域内各个学校的作用,共谋学区化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四个一”的工作特点。

    一种思路:首席负责的课题化推进方式

    这里的“首席”,指的是首席教师负责制;“课题化”,是指以教科研课题引领的工作推进方式,意在形成学区内众多骨干共同参与的群体行动局面,带动更多的人和项目参与到学区的发展中来。

目前,我们学区共立项了18个课题,命名了18位首席教师,实行首席教师负责制,实现项目化管理。例如:田林三中的《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实践研究》,田林中学的《构建学区内中小学特色体验课程共享的实践研究》,田林四小的《构建学区内小学语文学科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漕开发实小的《学区小学网上3D机器人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等,均通过命名授牌首席教师,组建课题团队,实现了学区人才资源的整合,不断放大优势人才的能量。

其中,田林小学的《构建学区内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统筹的实践研究》,把6所小学的数学骨干教师凝聚起来,不仅开了两个讲座,还整合了各校力量编写一、二年级课程标准评价指南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做到分工合作,互惠共享;并对学区内6位职初期教师建立了学区师徒带教制,取得了资源辐射的可喜效果。

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我们通过分步推进,化整为零,让抽象的工作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分解成可操作的项目,促进各个学校及其骨干自觉主动投入,建成了一个稳定的学区化办学骨干团队。

一个平台:以交流与分享促进学区化办学

学区化办学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交流互动,因此必须搭建一个平台,一个为学区内教师跨校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于是,学区杂志《实践与创新》应运而生。

在杂志的筹备会上,来自学校、社区、企业的代表们就杂志定位达成共识:这是一个互动、交流、创新的窗口,要立足于学区,聚焦于学校,辐射于社区以及家庭。

杂志的问世得到了学区内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不仅学校积极参与,企业也踊跃出力,腾讯上海分公司等单位主动表示愿意为杂志提供部分经费支持。自今年3月创刊以来,学区各校踊跃供稿,至今出版了两期,开辟了“学区新闻”、“教学前沿”、“学生天地”、“企业之窗”、“社区广交”等9个专栏,成为了学区内一线教师交流分享的精神文化园地,受到大家好评。

一条纽带:以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德育一体化

面对校情各异、地域分散的10所中小学,找到最具共性、最易相通相融的教育工作突破口,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研究,我们以西南位育中学的《德润田林》项目为基础,提升为“田林——虹梅学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区一体化协作共享机制”的研究课题,把德育的一体化作为学区化办学的重点。

在首席教师引领下,“德育一体化”初步架构了框架:建立了中小学协同机制、家校协同机制、社区协同机制、展示研讨机制。从学校特色基础(纸艺、皮影、竹里馆等)、教育基地(核工程研究院、隧道工程设计院、市环境科学院等)和人文资源(光启纪念馆、土家湾博物馆、龙华烈士陵园等)的共建共享入手,尝试实行跨校的特色选修课程,推介中华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并把西南位育中学自编的德育校本教材《五常新说》,作为学区十所学校德育的共享教材。

相关项目也在有序推进:201411月,发布学区家校协作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倡议书;20151月,“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外活动实施研究”的市德育研究课题开题;3月,举办学区感悟传统文化欢度元霄佳节活动,学区各所学校学生亲手制作的神形兼备、各有特色的五彩灯笼及悬挂四周的610条灯谜,成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盛会;4月,田林——虹梅街道青年志愿者科普讲堂进学区推广活动,4月,田林——虹梅学区共建核工院教育基地考察交流活动;5月,田林——虹梅学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工作研讨会;6月,田林三中向滢老师主讲面向学区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社区大讲堂;7月,“田林杯”纸艺夏令营。

一份责任:推进民办与公办学校的联动与辐射

不管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都在教育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有着各自的优势。在学区建设中,必须打通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通道,实现自然、有机的联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

信守这个理念,我们也努力把学区化办学作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品位、促进自我发展、实现多赢共荣的契机,努力尽心尽力,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与联手共进。

例如:“信息技术”是小学科,一个学校的教研很难成气候。“构建学区内中小学信息教研活动统筹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成立之后,在西南位育中学王小艳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校级的交流和研讨,开了三堂来自不同学校的优质课,让大家有了很真切的教研体验,一下子扩大了教学视野。

再如,《各校艺术教研活动统筹》课题组,首席教师带领课题组成员到各校走访听课、问卷调查,了解到一些学校由于民工子弟较多,艺术教育遇到一些很实际的困难,于是大家群策群力,最后通过重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目标,从而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以上“四个一”的实践中,我们一边摸索、一边反思、一边完善,形成了一些经验,初步体会到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学区发展与自身建设关系:积极投身学区发展与立足学校把本校做好做强并不矛盾,这是一个互为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

2.要正确处理大胆探索和稳妥推进关系:学区化办学也是一个摸着石子过河的过程,既要积极进取、敢于创新,也在有序推进,重实验检验,以实效取胜。

3.要正确处理责任到位与因校制宜关系:对于每个学校、每位教师责无旁贷,都应尽责尽心,但在资源共享中一定要坚持结合校情,决不照搬硬套,不能强求一刀切。

学区化办学之路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主要表现为:1、两个街道、十所学校,相对比较分散,给校际互动、联络、共享带来不少困难。2、学区化办学的生态链尚未完全形成,来自习惯势力、本位主义等种种阻力还不容忽视。但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我们在实践中感到这是一条光明之路,值得我们继续为之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下一步的打算主要有:

    1、继续坚持一个思路、做精一个平台、做强一个纽带、担好一份责任,在原来基础上常抓不懈,精益求精。

2、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不断学习,善于向兄弟学区吸取成功经验。

   3、明晰学区化办学的核心在于师资队伍建设,一定要在队伍建设一体化上做好这篇大文章。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