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西南位育中学区级优秀体育学生资格确认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田林-虹梅学区:破除校际壁垒提升协同性

作者/来源:邹瑞玥    发布时间:2016-12-14

田林-虹梅学区:破除校际壁垒提升协同性

 

新华网上海1213日电(邹瑞玥)田林—虹梅学区2014年底成立,是徐汇区首批成立的三个学区之一,共有公办中学3所,公办小学6所,民办完全中学1所。由于体制上的差别,过去这两个街道内的同类学校因为存在一定竞争性,校际交往、合作相对比较少。建立学区以来,凭借优质民办完中西南位育中学引领公办校发展,学区内各校建立共同目标,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形成“内涵发展+各具特色”的双轮驱动,鼓励社区、企业助力办学,闯出了一条独特鲜明的学区化办学之路。

“许久以来,我们一直怀有这样一个心愿:能够搭建一个平台,可以不受学段、学校、教师层次、学生需求因素的制约,让大家尽情尽性地交流。”回顾参与学区化办学的初衷,西南位育中学校长张建中如是说。作为上海市学区化办学中为数不多的民办学校,西南位育中学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方支持,也认为有责任和义务帮助附近的学校共同进步,让徐汇区的教育生态更美好。所以西南位育中学欣然牵头,田林—虹梅学区的成立就是搭建一个平台,将各有所长的周边学校组织起来,展示特长,共同进步。

成功的学区化办学,必须“打破围墙”,破除校际壁垒,凝聚各自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辐射面。那么要如何破解学区内各校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相对松散的难点?田林—虹梅学区首创“首席负责的课题化”推进模式,打造学区内骨干教师协同工作共同体,发挥所有成员校的辐射和引领作用。课题建立首席教师负责制,强化了学区内所有学校的责任感,使跨校的合作更具有操作性,巧妙地将学区化推进中的“难题”转化为学区科研“课题”,将问题分解给每一所学校,从而开启了学区化破冰之旅。

    张建中介绍,这些课题基本都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来设计,有志解决问题的老师前来申报,有些甚至是校长亲自带队。目前已有“基于机器人的中小学创新模式研究”、“民办与公办校一体化实践研究”等18个课题,学区首席教师领衔创意实践工作团队共150余人,引领项目、组团推进、辐射学区共享。

    学区成立两年多来,青年教师利用该平台,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打下很好的基础。张建中介绍,像艺术、体育类的教师在每个学校数量都不多,学区化后,把几个学校的相关课程老师团结在一起,定期听课、研讨,把他们遇到的共同问题作为课题,比过去“单打独斗”效果好得多。田林二中作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通过《足球校本课程共享》的课题,将学科优势辐射到学区内的各所学校。这样,原本只为一所学校师生享有的特色教育资源,被更多学校师生共享。

为了总结田林—虹梅学区的探索和经验,西南位育中学牵头编写了《实践与创新》季刊,成为各中小学教师交流教学体会、学生展示自我的窗口。在编委名单中,除了成员校的领导外,还有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上海市群艺馆馆长、甚至还有腾讯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百视通高级经理等。西南位育中学党委书记金琪介绍,学区化办学后,特别注重引入社区、企业的力量。如西南位育中学的品牌项目“德润田林”,就是希望组建一支完整的德育队伍,不仅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还有家长、社区、企业、学生同伴之间力量,打造一个360度全方位的德育环境。如今,这个项目已提升为一体化协作共享机制,在田林—虹梅学区成员校之间开展。

 “教育和润泽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希望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的教育,可以和学校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协同,把方方面面资源调动起来,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们的成长氛围。”在金琪看来,德育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目前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大多局限于自己的学段,缺乏连贯性和总体的规划。西南位育因此推进德育研修,把小学到高中12年的德育教育连贯起来,中小衔接,资源共享,推进基础教育德育一体化。

    针对德育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西南位育中学制作了校本教材《五常新说》,该教材由西南位育中学校董庄中文和老校长沈建华共同编写,结合青少年的德育需求、成长困惑,以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德育的方式,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加以诠释,现已成为田林—虹梅学区中小学校德育的共享教材。目前,每年一度的德润田林论坛已经举办了三届,分别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德育队伍建设为主题。

张建中表示,学区化成立后,许多家长关心的都是孩子的成绩是否有提升。实际上,孩子的成绩只是一个指标,学校提倡的是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孩子的做人、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身体素质等,都是考察一个孩子是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热情、充满自信,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今后走出校门,也能实现自我发展,自觉成长。

西南位育中学桥牌班的学生训练中。新华网 严晓瑜

西南位育中学校长张建中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严晓瑜 摄

航拍西南位育中学。新华网 梁鸿儒 摄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