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高效共振生物实验课初探
2016年11月28日上午,在西南位育中学西校区生物实验室,汪岱华老师在高一2班进行了《探究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的公开课展示。邵翼如副校长、白莹教导主任以及生物组和课题组的其他老师一起观摩了这堂课。
汪岱华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带来了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材料,并通过带领学生们回顾既有实验技能,启发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自己带来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ipad实时拍摄并共享学生分组讨论的典型实验设计,全班共同探讨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完善实验设计。汪老师的课堂让刚刚接触高中生物实验的高一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思考和实验设计,进一步强化对控制变量法、对照、平行重复这三大原则的认知。
在实验设计完成后,汪岱华老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进行探究,再通过ipad实况投影学生的实验结果,在看到试管中五颜六色的溶液后,学生们有的得到了与自己实验预期一致的结果,有的则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结果。汪老师抓住这一契机,连续抛出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实验选材的注意事项、实验检测物质种类有限等局限性,并引导学生认同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有差异、膳食平衡非常重要这一观念,让学生的思维在实验中“共振”,能力在共振中提升。
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们就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教学效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发散性地,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实验课堂,无疑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可能出现各种针对不同情境的生成性问题,但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也让彼此的思维在讨论和合作中共振。期盼在以后的实验教学中,继续探索出适合于实验教学开展的共振模式,不断为学生打造学习的优质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