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教学改革奠基默默耕耘 静待“高效共振课堂”花开
——“高效共振”课堂推进会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高效共振”课堂的准备后,数学组单萍老师和政治组王红妹老师,刘斌老师已经展开了课堂实践。2016年11月1日,在西校区大会议室开展了高效共振课题的推进会,数学和政治组各位老师从教学设计的革新和反思方面,分享了课题实践课的收获。
数学组单萍老师对“数学概念教学中追寻真正的课堂对话”课题进行了解读:以课堂的概念教学为内容,从新授课的模式中,找到能够通过师生互动模式学习,生生互动模式的讨论学习,学会提问,积极答疑。在教学环节,大致分为游戏时间、探究时间、教师时间和练习时间。游戏时间:设计了游戏环节来巩固旧知识从而引出新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探究时间:分为独立思考、二人交流以及班级交流。教师时间:教师讲授,对已获得知识的小结和补充。练习时间:自助时间(5min),互助时间(3min)。通过学生四人小组交流练习的答案,找出正确的结果和方法,并交流其中注意要点,然后再全班交流。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比较多,学习积极性很高,交流比较热烈。
数学组曹永娥老师提出:知识是载体,活动是形式,思维训练是目的。针对课堂提出:学生探究,教师除了巡视指导,还可以做些什么?学生思维提升的落脚点在哪里?针对这趟课的探究部分进行了研究,活动1,2,3部分的题目可以分组进行对比,逐步加大难度,体现层次感,并对学生提出问题,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政治组张勤老师,总结了王红妹老师首次课堂实践的收获,在课前进行多种预设,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班级的课堂反应情况,来进行提问。在学生熟悉基本理论知识后,王老师紧密联系实际,通过追问、探讨、比较、反思,使得课堂高效共振起来。
政治组刘斌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分享了“高效共振”课堂的实践过程和感受。实践过程:前期准备,观看视频,自学理论,主动取经;申报课题,系统学习,观摩借鉴,组内研讨;预初小试,反响良好,积极分享,请教专家;走进初三,达到预期,常态实践,反思微调;收获、困惑、反思、展望。感受:经过一个月的对分课堂实践研究,总体上是成功的。通过教师讲授、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完成作业这几个教学要素的重构,在充分肯定各要素作用与价值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的作用,调动了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高效共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三变”:变讲台为舞台、变教师为导师、变释疑为激疑。
邵翼如副校长对各位老师的成功开课给予了肯定和支持。邵老分享了学习金字塔原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以及师生互动行为三种基本行为等。
推进会历时近一个小时,参会老师们从中受益匪浅,都甘为教学改革奠基默默耕耘,静待“高效共振课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