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看世界
——记澳洲游学行
外办
7月12日上海的夏天正热烈,西南位育的游学团队20人在上午与浦东机场集合前往香港,之后转机至墨尔本。去机场的路上,知了的鸣叫清晰响亮,殊不知度过飞机上的一夜后,一行人对夏天深深的眷恋,当然这是后话。
抵达墨尔本的时候是当地清晨六点,也就是上海凌晨四点的时候。降落时从铉窗望出去,灯火阑珊,跨越半球的9个小时的飞行,同学们终于是重回烟火之中。睡眼惺忪,只是过道里钻进的不多的冷风,让着同学们着实清醒了。“我想夏天…”“冷啊……”
日出是七点多的事情了,墨尔本的市容参观随着打东边出来的太阳一起,开始了。
4度的天,空气是清冷的,阳光是热烈的天是蓝的,草是翠绿的。浮光跃金的是大大小小的湖啊河啊,扯上帽子喊冷爬坡喊累挤在小小的中巴里除了一夜未眠的困意其一切莫名的舒适。用餐时依旧感受颠簸了一夜的飞机的摇晃…
一切的一切预告着此次出行的愉悦……
缩进厚外套中,跳下车,顽皮的风儿掠走了疲劳,寒冷却掩不住墨尔本最大的公园盎然的绿意。
解决了午饭,一行人匆匆来到墨尔本的市中心。著名的涂鸦墙、最古老的火车站、最繁华的商业区纷纷坐落于此…温柔的母亲河雅拉河把市中心分成东西两大区域。河畔旁的几十只海鸟看到人们手中的食物时也争先恐后地前来报道,雪白可爱的海鸟与人们玩耍…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一行人抵达皇家植物园。在那里无论是那挺直了身板似要与天齐的拔尖大树,又或是那承受了多少年风雨仍昂首挺立的百年老树,无不为这浓浓的绿意散发出生机。
漫步植物园,静静聆听大自然的佳曲:树叶弹奏的主旋律,鸟儿齐唱的清脆伴奏,风儿呼出的贝司。它们用声音告诉我们,自然是多么的绚丽。
这公园中最多的,便是大家常说的“多肉”,可不同的是,这里的“肉肉”各个都是巨无霸,使得他们直呼“成精了!”
在这里,时间仿佛与彼此的影子一起变得特别长,一步,一步,在最后的路中,同学们纷纷回头,是留恋,是不舍,留恋这缤纷错杂的纷繁世界,不舍这难得的与自然同处的时间。或许这里的每一小片植物,在中国都是一处难遇的景点。
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美丽,但最震撼人心的却是南极洋边的十二门徒石像。澎湃的海浪和狂乱的风雨是真正的天工,日复一日地击打、冲刷巨石,渐渐的雕塑出了他们最美的模样。
海风似乎像把游客们连人带衣刮飞出去以示大自然的尊严,但依旧阻止不了人们对美景的留恋——多看一眼、再看一眼。
墨尔本之行此即将告一段落,墨尔本的美,是自然的磅礴之美,也是人文的艺术之美。或许美丽本就是应该由人与自然互相适应而雕琢出的,墨尔本则把这种美在大尺度上展现到了极致。
说起食物,虽是尚未品尝澳洲海鲜的滋味,来到唐人街,同学们都深感浓浓的中国元素和气息。一日三餐吃的是白米饭,喝的是茉莉茶,红茶,普洱……十个人围坐桌边,动起一筷一勺,分享着异国他乡的中餐。跨越班级、身份间的友谊,大概是在这时候蔓延开来的。
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行人登上了飞机。离开了墨尔本,这个与他们相处了两天,给他们留下诸多美好回忆的城市,前往一个在更南边的陌生的城市--霍巴特。
揉着惺忪睡眼,巴士已将他们带到了一条公路边。依仗这里的海拔,他们得以眺望霍巴特的全景,湛蓝的海天一色,五颜六色的各类建筑,翠绿的群山,无一不让他们陶醉在大自然的壮丽中。几张照片,几声感叹,根本不够表达出他们心中的兴奋和愉悦。
下午,同学们抵达著名的塔斯马尼亚大学,参观了大学的各种附属设施,而代价则是脚疼的几乎想躺倒不干了。此时天边的那一点红,却也在随着他们的疲劳逐渐浸染了整片霍巴特的天空。将天空绘出了一幅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的美丽画卷。任何语言在这一刻都显得苍白无力,所有人都注视着这块天空,静静地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身体的疲劳也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一天的行程就在这无以言表的夕阳中结束了。虽然累,但他们却与大自然来了一次完美的邂逅。明天,大自然,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