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考成绩正式发布,笔者有幸采访来自西南位育中学陶泽成、李昊宸、杨竣名三位同学,看到成绩后的激动与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的目标都是考本校高中,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高分秘诀。
陶泽成:多元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科学习
语文144分,数学141分,外语145分,物理满分90分,化学56分,外加体育29分——陶泽成获得了总分605分的高分。
“偏重课本和考纲上的基础,注重错题总结,在考试最后阶段不推荐做大量难题,相反,基础题目显得更为重要。”这是陶泽成应对中考的总结。在他看来,初中四年学习的知识储备很重要,前三年主要以课堂为主,最后一年要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陶泽成坦言,中考时自己的压力并不是很大,因为学校平时就提倡学生要“跳”出题海。有的外校同学临考前每晚刷题刷到很晚,但在西南位育中学,老师对题目精挑细选,给学生做的每道题目都很有针对性。“高分成绩并非靠刷题刷出来的,而要靠综合能力的培养,身心健康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陶泽成说。
文科是陶泽成的强项。别看他如今能在公众场合落落大方地演讲、发言,他以前曾是个性格腼腆、内向的男生。这4年来,他在学校经常参加辩论、演讲比赛,在升旗仪式上发言,参与每周一中午面向全校的校会课和午会课,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每年一次的学校语文月活动上,他从朗诵到导演课本剧,全心投入,在各类活动中促进了学科学习。
李昊宸:亦师亦友,活动与兴趣共发展
语文142分,数学149分,外语144.5分,物理88分,化学59分,外加体育28分,加分5分——615.5的总分,是西南位育的李昊宸同学交给母校的优异答卷。当问及当时的心情时,他双手合掌,表达了无尽的感恩之情。
“第一次踏进西位这所红房子,有一种莫名的温馨——总觉得这种红比其他颜色,更有一种满满的家的信任感,抑或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欣喜,这种喜欢,真真切切地占满心头。”李昊宸回忆起自己初入初中的情形,笑着说道。据他母亲说,当时他的成绩并不出色,也很没有自信,可是老师的垂青彻底改变了他。“我记得那次被唤入办公室,忐忑不安,原来老师是要与我商量出任劳动委员一事,默默无闻的我实在受宠若惊。”这种商量着来的口吻在西南位育处处可见,也正是这份师生间的交流,使李昊宸同学可以坦诚地与老师交流,渐渐自信。西位的老师与同学,更像是一种合作伙伴,一种朋友。
“西位的作业真心不多,只要抓紧时间总能很早做完。节省下来的时间,便是活动与兴趣发展。这对于我的学习,有极大促进。”从预初到初二的社团课,或是与外国姐妹学校的学生互动,无不轻松而富有乐趣。“尤其是初三实验班的活动,模拟联合国、社团文化节、金秋晚会、每月一行等等,丰富的社会实践开拓了我的视野,锻炼我的能力,更让我可以重新关注、去思考一些课本之外的事,对学习也有了更多的反思和动力。”这种寓学于乐的方式令李昊宸同学受益匪浅,也让他更好地接触、了解社会,激发了探索的兴趣和信心。
杨竣名:追求完美,力求发展
进取又坦然,成熟又稍带青涩,杨竣名在今年中考中,语文140,数学146,英语147,物理90,化学60,体育30,获得总分613的好成绩。
“要常怀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回忆起初三那段时光时,杨竣名同学深有感触。其实,自预初,在西位“追求完美,力求发展”的校训引领下,他不断进取,各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初中四年,他年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一等奖学金,并在2014、2015学年两次被评为“区优秀少先队员”。“西位一直鼓励我们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不仅发展了我们的综合素质,还让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从预初到初二,学校会根据我们的特长,给予每个人展现能力的平台和机会。”回忆起初中的四年学习生活,杨竣名津津乐道。主持过校艺术节、校运动嘉年华、新生入学仪式、主持人海选、毕业典礼、升旗仪式等等;参与策划、导演诸如竞选、节日盛典等活动;并担任年级刊物《大道行思》的主编之一,一步一步走来,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主持、统筹、编辑等能力,也让他在徐汇区政助理活动中脱颖而出。面对这些荣誉,他显得极为淡定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