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校区风采

激疑导学 促思启智

作者/来源:王 颖    发布时间:2016-04-11

激疑导学  促思启智

——记西南位育中学西校区教学研讨活动

王 颖

    201648日下午,在西南位育中学西校区电化教室,西校区全体教师济济一堂,开展了以“激疑导学,促思启智”为核心问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由生命科学组吴飞老师为高二(4)班的学生上了一节题为《特异性免疫》的观摩课。吴老师精彩的板书、精炼的语言、充满趣味的PPT都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节课最打动大家的地方,正是“激疑导入—内容学习—释疑交流—激疑拓展”的教学设计。吴老师的课,从“感冒”相关的生活问题入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地用生命科学知识解释了这一生活问题,并在最后提出生活情境更为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5.7亿未冷藏的疫苗流入18省”,启发学生们关注生活问题,并尝试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中。

    观摩课结束后,吴老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及本节课的设计做了说明。他在自己的实践中思考了张校长提出的课堂三变。吴老师认为,首先,“变教师为导师”,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学习方法,授之以渔,才能有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有了自己的发挥空间,学生才能学习效率普遍提高,“变讲台为舞台”,有了自己学习的动力;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动力之后,才能适当将一些“跳一跳够得到”的问题抛给他们,“变解疑为激疑”。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他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精讲了B淋巴细胞参与的体液免疫过程,用五个“何”串联关键问题,类比语文教授记叙文写作的方法,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用五个问题加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长篇的课本中迅速找到关键点,掌握学习方法。在认真做好“变教师为导师”的过程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快速掌握相近似的一些内容,不仅“变讲台为舞台”,还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用来“激疑”。

    最后,由生命科学教研组组长倪娟老师,对本节课从各个学科共通的角度出发做了点评。倪老师指出,吴飞老师通过对教材的统整来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授之以渔”来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激疑来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整节课三维目标有效落实,不失为一次努力践行“三变”理念的成功的尝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本次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深切感受到,有激疑,才能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和探究的欲望,在内容学习环节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会后,各教研组将继续就这一主题进行组内探讨,期望在各个学科课堂教学的激疑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