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美国俄亥俄州七山中学访问西南位育中学侧记
吴晶晶
2016年3月22日,美国俄亥俄州七山中学七名学生和他们的中文老师跟着晨跑的队伍,开始了他们在西南位育中学访问的第二天。昨天,他们在西南位育中学上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尝试了书法、剪纸和太极拳,在亲身实践中体会了中国文化的美轮美奂和刚柔并济。
上午第三节课,谈茵老师铺开宣纸,准备好精致的墨盘和毛笔,首先简述了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随后,她教美国学生如何使用毛笔,一笔一划地书写隶书的“福”字。美国学生有模有样地试写了几遍,最后在大红的方形宣纸上书写了美美的“中国福”。谈茵老师告诉美国学生,这样的“中国福”通常会被贴在门上,意为“福到”。
随后的一节课,丁国萍老师带来了花花绿绿的剪纸。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丁国萍老师一步步的示范下,美国学生们剪出了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立体的“春”。然后,他们又尝试剪了娃娃的笑脸,与之前的“春”字彼此呼应。
下午,美国师生又来到体操房,马思洁老师教他们打起了太极拳。中午经过了与中国学生的一场篮球赛,美国学生通过太极拳放松了身心。令美国学生不解的是太极拳与中国功夫的关系,如此柔弱之拳术如何能抵御强敌。于是马思洁老师讲解了功夫的招数如何蕴含在太极的推拿之中,如何借力还击、以柔克刚。美国学生兴致勃勃地与马思洁老师一一“过招”。有意思的是,据马思洁老师介绍,中国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并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她从未向中国学生讲解过太极拳和中国武术的关系,她所了解的这些知识还是得益于她大学时候的太极拳老师,原来不起眼的太极拳中也有大学问。
在这一天的中国文化体验课中,不但美国学生从“学”中获益匪浅,西南位育中学的教师也在“教”中有所感悟。文化交流的本意即是在异国文化中看到他者,然后再反观自身,从而加深对自身和整个世界的认识。西南位育中学不断推进对外交流工作,力图为西南位育中学的师生提供更多文化交流的机会,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面貌和素养。
美国七山中学的师生于今天上午11点离开西南位育中学,飞往西安,继续他们的中国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