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西南位育中学东校区第二次主题教学活动在预初年级各班展开。本次主题教学课紧承刚刚结束的礼仪修身主题,围绕手工制作展开,将传统礼仪文化与趣味动手动脑结合起来。四门课程分别是纸汉服制作、灯笼制作、手工饺子和手工汤团的制作,在本周及接下来的三周内,由四位老师在预初各班轮流讲授。
吴迪老师开设的是纸汉服制作。以《汉家衣裳》短片为整堂课的导入,吴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汉服的历史、形制以及近年来的汉服复兴运动情况。接着,同学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彩纸,拿起笔和剪刀,俨然一位位小设计师,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汉服传统的平面剪裁方法,制作了汉服上襦。陆续完成后,孩子们得意地拿着自己的作品,互相比较、品评,课堂气氛热烈非凡。
刘悦老师开设的是灯笼制作。刘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不同历史朝代曾流行的灯笼款式,然后就在孩子们的迭声催促下开始了制作方法的讲解。仍然是最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剪刀、胶水、彩纸,在师生们的匠心巧手下变成了一盏盏漂亮的小灯笼,有的还贴着耳朵、眼睛,形状各异、情态各具,令人眼花缭乱。
崔冉老师开设的是手工饺子制作。崔老师是北方人,她为孩子们讲述了过年包饺子、吃饺子的各种习俗趣闻,也使孩子们有机会学到了最为正宗的包饺子手法。经过崔老师指点,孩子们包出的饺子一个个莹润可爱,虽然叹惋不能立刻吃掉,但孩子们还是开心地说:“今年冬至不怕冻掉耳朵啦!”
最值得一提的是,预初年级张佳霖同学的外婆,也来到西南位育中学,为此次主题教学活动担纲,开设了汤团制作课。汤团是元宵节的传统特色食物,更是南方人春节团圆的必备佳肴。一只只做好的“外婆牌”汤团排列在桌前,勾起了孩子们不少欢乐的节日记忆。他们此次小试牛刀,摩拳擦掌,期待着不久后的春节、元宵节里,在长辈们面前好好露上一手,让家人吃上他们亲手制作的汤团。
西南位育中学注重素质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也必不可少。此次主题教学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生活实用技能与传统文化精髓一起,在这群被寄予厚望的孩子们身上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