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对接全球科创中心建设 打造青少年创客文化

作者/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15-11-11

对接全球科创中心建设  打造青少年创客文化

校办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作为五大理念之首。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全球城市的难得机遇,在世界经济竞合发展的背景下,全市各条战线涌现出只争朝夕,快马加鞭的变革和发展热潮。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基础教育该如何作为?

    日前,“德润田林•少年创客”2015年“田林—虹梅”学区青少年科学创新素养培育讨论会在徐汇区西南位育中学举行。本次会议包括学区学校代表分享创客教育现状、企业代表畅谈创客教育策略、你言我语话创新互动讨论、“少年创客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和专家微报告等环节,旨在共同探讨学校、企业、社区携手发展创客教育的新策略,围绕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的培育及上海未来的全球科创中心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进行了深度的碰撞交流。

    田林-虹梅学区化办学委员会主任、西南位育中学张建中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创新创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尽早把创新的种子埋下去,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起点,乃至人生创客的根芽之地。

    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于东航给予研讨会以充分的肯定,并对学区化协同机制进行了解读,即以学区范围的资源融合为目标,以课程活动融合基地基地为抓手,学区刊物交流为载体,年度研讨集中展示为平台,为学区化的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并提出了要塑造有灵魂的创新人才的要求。

    上海市教委宣传处处长曹荣瑞出席并讲话。他从务实、真诚、深度和开放四个角度充分肯定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要从小抓起的做法,提出要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企业的育人共同体,协力让创新创造精神植根于青少年的思想认识中,通过“创客”活动和课程,让学生们可以接触最前沿的技术,培养和激发科技创新素养,尤其是对德润田林中的“润”给予了深刻解读,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寻求教育方法,协同联动,共建共享,引领价值追求,滴水石穿,久久为功,努力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创之风。

    讨论会上,来自学区内中、小学的代表们分享了多样化的少年创客课程,畅谈了创客教育的现状及学校科技教育的思考和困惑,其中小学侧重的是兴趣的启蒙、初中侧重的是创新思维的培育、高中则侧重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宝贵的经验均发表于学区刊物《实践与创新》。企业代表们则表达了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核工业研究院设计院建筑院副院长,土建公用设施所所长李韶平的发言表达了与会者的共同心声,他认为科创教育“关乎国计民生”,企业和学校应形成教育合力,使科创精神真正植根于青少年。企业代表腾讯上海分公司财务总监张琳先生和站在国计民生前沿的企业提出了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与学校、社区代表的讨论中,形成学校—企业之间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科学创新素养的巨大合力,让创新创造精神植根于青少年的思想认识。为更好的借助科技创新企业为发展平台,打造少年创客课程体系,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腾讯上海分公司、《食品与生活》杂志社被授予“少年创客教育基地”。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田林街道办事处主任王栋梁、虹梅街道办事处主任万小岚、田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华、虹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何明星为上述企业代表授牌。

    本次讨论会还特邀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李侠教授为所有与会人员就会议主题做了“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的变化”的微报告。

    在徐汇区教育局的着力推进下,“德润田林”作为学区一体化机制建设的活动平台,“田林-虹梅”学区已经于去年11月成功举办了首届“德润田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2014年讨论会。在经历了一年的实践和探索后,遵循“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着眼当代”的宗旨,“德润田林”这个德育工作交流展示的平台,将会作为学区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长效机制固化下来。相信学区的方方面面会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学区协同机制的作用,用传统滋养、用现实激励好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