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衔接
11月2日下午一点半,众教师齐聚西南位育中学西校区四楼会议室,开始了田林-虹漕学区联动专题活动——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学链接讲座与研讨。
本次活动十分有幸请到了吴中路小学副校长黄彤老师,黄老师作为资深教师,经历了小学信息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7年至2005年,区内小学信息科技教材以华师大版、人教版、以及多菲版等为主,任课教师以兼职为主。第二阶段为2006年至2010年,除了原本的教材之外,开始使用区本教材。黄彤老师曾亲身参与区本教材的研发,所以很详细地为大家介绍区本教材的研发过程和分年段项目明细。总的来说,区本教材以“项目学习”的模式,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第三阶段为2010年至今,统一使用华师大教材,该教材注重内容的基础性、适用性和工具性,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小学生初步应用信息技术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责任意识的形成,能够丰富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最后,黄老师介绍了信息科技课程在吴中路小学的实际开展情况,由于吴中路小学外来务工子女较多,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接触计算机的条件有限,所以该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电脑,还采用了以强带弱的团队协作学习方式。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初中老师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田林四小的徐宏伟主任也一同参与回答。西南位育的的唐晓萍老师发现预初新生打字能力较弱,徐宏伟老师解答到小学以综合应用为主,没有专门的打字课,所以初中老师还需留出课时。田林三中的金丽老师注意到学生用word做出的小报较粗燥,ppt倒是运用熟练,徐宏伟老师介绍到word和ppt均是小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可能是图文混排方面ppt比word容易操作。
最后,各初中老师定下了自己中小学衔接教学案例的主题。如田林中学的汪智颖老师选择了网络信息搜索,初中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提升,可以以小学的信息搜索为引入,然后设置更高阶的目标。
本次活动中,大家提问、回答,解决心中疑问,这种机会并不常有,感谢学区联动为教师们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