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南位育中学初一年级“学习的苦与乐”主题教学活动
日前,西南位育中学北校区初一年级开展了“学习的苦与乐”主题教学活动。这一次的主题教学是教育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这次主讲的老师是荣获“上海十大优秀青年语文”称号的方洪老师。首先,方老师深入浅出,以记录初一年级两个班级在学习中的苦乐观的统计图为例,打开了话题。而各位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议论纷纷,积极思考。
方老师引入主题之后,以《五常新说》中的四篇文言文,包括《邴原泣学》、《凿壁偷光》、《溥幼嗜学》和《颜回好学》为载体,开启了古人乐学之门。
《邴原泣学》的不同版本的比较点燃了台上的模拟课堂的气氛,大家活跃了起来,邴原渴求得学的形象印入了学生的脑海。
而在《凿壁偷光》中,方老师以视听材料和原文进行对比,告诉了同学们怎样的方法更好更合适自己。同时也用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只要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学习,学习也有可能是快乐的。
对于《溥幼嗜学》,方老师用“七录”作为引入点,告诉同学们张溥虽然家境优越,但是他主动求苦。在他牢固记诵的时候是苦的,但是当他名高一时的时候,得到的是精神上的快乐。台上台下的同学积极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篇《颜回好学》将整个主题教学推入了高潮。老师先写出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不迁怒,不贰过。”,然后通过询问同学们颜回学好知识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到: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即使生活状况不理想,也可以随时保持乐观学习的状态,在学习上可谓是一种境界。
最后,方老师用阶梯状的图示做了小结。阶梯的上升顺序是从由衷热爱(情感)到主动克难(行动)到以苦为乐(心态)最后到快乐。快乐=心态+行动可谓是一句真理。
这一次的主题教学圆满结束。苦与乐,相互结合,相辅相承。苦乐取决于主观的心,而非客观的事。苦为外构,乐是内涵;苦是形式,乐为实质。相信初一年级的同学们通过这一次的主题教学,可以改变对学习的一些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在成长的每一天都能够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在成长道路上走得更踏实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