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一学期党委工作总结
本学年学校党建工作力求做到聚焦学校中心工作,聚焦教师队伍建设,聚焦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一、 理念:
1、 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实现“精、优、特---民办特色品牌校”的办学目标保驾护航。
紧紧抓住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努力寻找党建工作个性化发展轨迹,通过强化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细化党组织的保障作用、优化党组织的凝聚作用,把保证和促进学校中心任务的完成作为党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中心与全局,为“关注每个教师的发展方向,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轨迹”办学理念的落实提供良好的动力系统。
探索民办学校党建的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三个“同步”,即:同步规划,党的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将党的工作与学校管理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党建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同步考核。把抓好学校重点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主攻点。
3、时时以辨证哲学思想为指导,运用科学工作链方法,实现党建工作的系统升级。
不断凝练“中和位育”这一西南位育学校文化的内核,强化“渐进积累”这一我校重要的思想方法,把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作为党的工作的突破点。
二、措施:
1、扎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 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素质
(1)积极探索民办学校党建的内涵发展之路。
本学期进一步理顺了党委办公会议、纪委办公会议与党支部支委会的会议制度,理顺了党委与两级支部联动的工作机制。
以加强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入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党委委员、中层干部做到深入课堂,深入组室,深入校区,做好党委委员与非党两长、骨干教师结对谈心制度,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
围绕学校工作中心开展针对性的专题党员组织生活,如,北校区支部: 教师风采专题展示;东校区支部 :成熟期教师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试点;行政支部:主动热心服务“一团火”计划;高中一支部:新教师职业生涯指导行动; 高中二支部:党团队一体化的责任教育体系探索。
(2)强化党员身份意识,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教风和师德建设。
坚持中心组读书活动。组内每周指定一篇文章,在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交流学习体会与收获,由一人执笔整理成文,挂在校园网上。校园网首页设置了“书香致远——中心组读书心得交流”专栏,现已进行到了第十六站。
深入开展《中国梦,学校梦,我的梦》的主题教育活动,力争通过社会考察等方法,组织各个层面进行学习。通过校庆系列活动,使每位教职员工为实现中国梦西位梦注入心力。
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使党员在组室发挥模范与核心作用,成为创建文明组室的主心骨。制定并细化了西南位育中学党员“五个一”标准,本学期结合二十周年校庆,编辑完成了《西南位育党员先锋谱》,以此激发党员的工作激情与创造智慧。
结合“创全”工作,引领党员贴近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事,全体党团员参
加了交通协管、骨髓捐赠、慰老帮困、义务讲解等各类志愿者活动。
(3)以提高党员质量为保证,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做好发展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定期请有关部门为党委及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做有关党员发展、资料归档工作的培训。指导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扎实开展青年党校教育,探索党校课程统整与优化以及党团队一体化的责任教育体系,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品牌项目。
(4)廉政建设与作风教育。
党委一班人带头从严要求、从我做起、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对中层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通过对中层干部的年终述职与考评的探索与实践,加强全体党员的党风廉政教育,严格把关,守住底线,不踩红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2013年12月31日,张建中校长和金琪书记参加区教育系统首次述责述廉报告会,向教育纪工委汇报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职责、个人廉洁从政的情况并分析不足,接受教育纪工委的评议。
2、坚持依法治校 实现规范办学 完善校内“三公” 推进民主建设
(1)发挥纪委履职能力,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过程监督。
本学期纪委共处理规范收费事件2起,修订完善了多项有关经费使用、教育收费、基建审批等规定,并要求各支部加强党风党纪廉政宣传教育。
(2)建立“依法治校”工作机制。
党委、纪委参与学校重大事项操作过程,如中招、高招、小升初推优、评优干工作;教师评优、评先进、奖金发放、人员聘用、职称评定、职务升迁等,确保规范操作。
(3)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民办校的体制优势。
整合工会、民主党派力量,强化教代会职能,借助教代会、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平台,以校务公开栏、宣传橱窗、校园网为主阵地,保障各类信息渠道畅通,有效提升了校务公开力度,推进了民主工程建设。
3、围绕中心工作 聚焦队伍建设 关注教师发展 提升幸福指数
本学期思考与践行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系统着手,结合《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党建课题的申报和中研班项目的开展,把工作聚焦在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指数上。
(1)关注各类教师的发展 让教师体味职业生命的价值。
本学期开设了以班主任为主要参加对象的学校文化高研班,以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及两长的管理能力。一是以老带新,两长一老一新,带教引领;二是党委委员结对,了解需求,解疑答惑。三是专题培训,现场观摩,有的放矢;四是集中培训。假期培训,确立主题。邵翼如副校长获教育系统首届改革创新奖。
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本学期精心组织0-1岁新进教师培训班、建立3D带教制度,定期开展住宿教师联谊活动,做细做实青年教师谈心结对带教工作。加强教工团工作力度,本学期开设面向全体教工团员的微博“西南位育教工团”旨在为青年教工提供一个平台,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展现风采、以服务青年教师成长。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 激发学生成长自觉。
积极构建校内与校外、感受与践行双向互动的新型德育工作体系,不断提升
以实效性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水平与品位。
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以“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终生学习的基础、走向社会的基础”为核心,不断求索从“灌输”变为“对话”、从“受爱”转向“创爱”,从“校内”走向“校外”,把“大道理”与“小细节”、“感受”与“践行”紧密结合起来的新型德育方式,努力创建“温馨班级、和谐校园、快乐人生”。
瞄准德育课程化目标,建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为主题的系列化课程,努力把“传统、现代、现实”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打上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色,彰显我校学生高雅气质与文化积淀的特质。
认真总结培养学生领袖群体的实践与经验,逐步完善培养学生领袖群体的日常工作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让调适师生心态成为师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4、先进文化引领 营造和谐氛围 凝聚师生力量 实现持续发展
(1)塑文化形象 建精神坐标 为学校持续发展引航。
结合校庆,在全校掀起了“追寻西南位育人艰苦创业足迹,学习老校长办学理念再创辉煌”的宣传学习活动,通过大会专题讲话、建立校史室、制作“智慧的乐章、理念的大丰碑“专题片,推动了学校优良传统和办学思想的凝聚与传承。
(2)优化党建制度,创新工作载体,用好“政治学习一小时”。
坚持把“先进文化熏陶,思想理念引领”放在首位,积极创建和积淀“中和位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校党委综合教育形势、社会热点、学校近况,创设了正面引导宣讲型、文化积淀熏陶型、分组交流探讨型、大会展示互动型及专家指导引领型五种学习模式,力求使学习内容更加贴切实际、贴近一线。
三、绩效
1、科研引领 创新机制 党建工作显成效
2013年获“上海市少先队工作示范校”称号;
2013年被评为“徐汇区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2、围绕中心 关注特色 学校发展显成效
2013年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