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 凝心聚力 推动发展
——西南位育中学党委“满意在徐汇”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西南位育中学党组织,根据教育党工委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已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常态化融入工作中,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意识,在各组室中率先垂范,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组织落实,制度保证,创先争优常态化
每年制定党委“工作计划”,创先争优活动作为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并有制度保证活动的落实。党委会有专门议题,讨论创先争优活动的规划及实施方案,使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好各党支部的作用,每个支部根据校党委的计划要求,结合本支部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细则。特别是要探索创先争优活动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有效做法,定期开展专题组织生活总结推进。
每个支部以党小组为主,定期分析本年级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情况,保证党员在组内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分析群情,搞好党员与群众结对谈心活动。同时总结宣传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个案,以使活动有序开展。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三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每位党委委员重点联系一位教研组长、一位年级组长,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发展方向。激励与总结“三组建设”走在前面的组室,积极分析、帮助处在相对薄弱的组室,加强协调与引导
提高全体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与“三组建设”中的主体意识,明确每个党员的主力军角色,把发扬党员先进性聚焦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好“三个作用”,细化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五个一”的党员标准,到每学期结束前,总结宣传党员中的先进事迹,并在“七一”前夕评选校优秀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做为我们的常态化工作已深入人心,对每年新引进的教师,以党支部为单位,每位党员与两名新教师结对(老党员与新党员结对),谈心,帮助,以思想帮助与心态调适为主,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使之尽快进入角色。
党委每学年都有专门会议,研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评优表彰,形成经常性交流与激励机制。
二、以创先争优活动带动校园文化建设
围绕“创新转型谋发展”创先争优,带动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发展。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为主线,以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为抓手,以学“增效减负”促进学生健康载体,构建校园和谐、办好家长满意的学校。
1、淡化校内竞争,强化交流合作,让和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切实做到“增效减负”,追求以柔达刚的管理方式,大力宣传校内决不开展班级之间平均分的比较和竞争,毕业班从来不下达任何指标,校友在回忆母校时仍深有感触地说“西南位育最难得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注重卷子上的分数,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闻里常说学校作业多,这里没有;新闻里常说学校挤体育课,这里也没有。西南位育给我们在教室之外搭建了一个个平台。我们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我们可以真正地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七年让我们完完全全地相信:教育,不只有文化学习”。
2、完善校内“三公”,推进民主建设,让权利在阳光下良性运行
以党务公开促校务公开,借助教代会、政务公开、会议制度、审批程序等平台,让学校各项重大决策,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努力营造操作程序规范,办事公开透明的良好氛围。
党组织努力管好干部。推荐两长、中层、后备校级干部,坚持不划框框、决不内定,发动群众,尊重民意,选出群众真正信任与满意的党政班子与基层骨干。选拔与培养干部,决不讲亲疏、好恶,坚持任人唯贤。
3、优化党建制度,创新工作载体,让党组织成为群众心中的旗帜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建立党员联系制度,做到每个支部联系相关组室,每位党员和中青年教师结对,使党员成为群众的知心人。党组织还特别重视与工会和共青团的联动。为工会举办的迎新晚会创造条件,把爱校热情充分调动起来。
延伸“三会一课”职能。党组织积极树立身边榜样,以先进思想和典型事迹示范引路。已陆续推出了十余位学习楷模,为构筑和谐校园营造强大的舆论导向和心理磁场。
创新“每周一小时政治学习”这一载体。校党委综合教育形势、社会热点、学校近况,力求使学习内容更加贴切实际、贴近一线。例如,在学校转型期的关键时刻,请王懋功书记作《优化适合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之路》报告,给民办校转型发展指明方向;为推进教育创新,召开了学校机器人与信息科技两个科技创新实践工作室的成立揭牌仪式,让全体教师感受创新的巨大魅力;每年一届的“晓荷杯”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为青年教师成长“加油”。
4、以先进文化引领,为学校文化建设凝心聚力
当然,学校发展过程中也会有各种思想认识上的差异。真正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必须要有一个统领全校师生的主旋律。党组织就是要通过创优争先活动,带领学校管理团队齐心协力,成为主导校园的最强音。
通过编印《追求完美,力求发展——庄中文办学思想文集》,组织学习、讨论、征文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推动学校优良传统和办学思想的凝聚与传承。上半年连续召开两次读书活动推进会,通过七位教师的交流,弘扬“我与西南位育共成长”的进取精神!
校长大会专题报告、建立校史室、制作“智慧的乐章、理念的丰碑“专题片,校园网及时宣传报道,采取各种举措,加强理念宣传与熏陶。
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有指挥意识,更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这一双重角色定位有利于消除情感屏障、缩短心理距离,把民主管理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党组织坚持不用“权力”去指挥,而是用“思想”去统领;不单纯靠制度来约束,而是用文化、情感去凝聚。当广大教师深感和校长、书记、主任是同甘共苦的“战友”时,大家的工作激情与潜能就会充分发挥。
5、视氛围为生命,,为校园主流文化营造三大氛围
校党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营造三大氛围:严肃的求学问的风气与亲切的家庭式的温馨相结合的集体氛围;亲切勤快严细求索的教风氛围;忙着、更快乐着的工作氛围。三大氛围是学校文化的精髓,是逐步深化以人为本、关注教师职业幸福的核心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
为创设良好氛围党组织着力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培养科学的思考方式和为人处事之道。
善于分享:凡个人或组室有喜事,取得好成绩,就要共享;凡有好的创意,就要赞赏、提炼,形成有喜同庆的好氛围。引导正确处理“长”和“家”的关系,疏导大家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自我定位。
及时化解:发生冲突,不是就事论事急于判别是非,而是先提出理念,用理念统帅问题。“善解人意、学会感激是人际交往黄金原则,换位思考是人际交往的白金原则。”这是协调组内矛盾很好的思想武器。
有的年级教师说:同甘,已是我们年级组不变方向;而共苦,则更体现同事间的友情。大家的热情与援手,总让困难一一化解。大家认定年级组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
心齐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劲足,劲足才能校盛。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助推学校工作的有力引擎。
高三年级组老师始终关注学生随时产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乃至学生,圆桌会议、三方会谈形式在给考生心理按摩。年级组内谁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总在公告栏里推荐给大家品味,再忙也要适时放飞一下心情,保持一颗童心是他们释放压力的妙方。
青年教师一进校就会有带班、教学、师德三个师傅,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校党委通过逐一分析教龄十年以上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更好地关注与把握教师的成长发展轨迹,使广大教师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前进有目标、发展有奔头、处处是舞台。
三、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提升教师幸福感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提升教师幸福感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为学校发展夯实了人力资源基础,从而在新时期发挥出基层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学校发展中的特殊引领作用,大大增强了活动的实效性。
1、提升校园的和谐感:让教师体味工作氛围的宽松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营造浓郁的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幸福校园、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基础保障。西南位育中学在创办人庄中文校长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上世纪90年代就确立的“追求完美、力求发展”的校训、“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了每位教师的一生幸福着想”的办学目标、“构建和谐校园”的教育追求等等,无不体现着新时代的主流价值,具有前瞻的引领作用。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墙上的口号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奋斗,已经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合进每位师生的精神中,成为全校上下普遍认同的学校精神财富。校党委积极发挥政治核心的作用,带领学校管理团队齐心协力,理直气壮地倡导与引领舆论,形成了追求和谐,敬业爱校、正气向上、尊重差异和包容多元的学校文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校园氛围。
2、提升职业的充实感:让教师体味职业生命的价值
校党委坚持“以助人成功为目标,不断激发教师新追求”的原则,在活动中,为教师搭建各种专业发展的平台,有意识地“发展人”、“树立人”、“成就人”。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上的成就,体味到了职业的充实感和价值,有的成为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青年岗位能手的代表,在学校树立起一批又一批各具特点的教师,形成了一轮又一轮专业发展冲击波,教师们都在思考,如何在西南位育这么好的舞台上实现人生的价值。
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树立了“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发展人”的教师培养思路。思想上严要求,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常关心。由党组织负责组建课题组,探索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模式,努力保持提高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水平。
认真组织开展好每年的创先争优总结宣传工作,营造崇尚先进的良好氛围。对评选出的各类先进进行表彰,并张榜公布。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发我校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广大教职工拥有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就感。把评先表彰与弘扬先进精神相合,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升精神的愉悦感:让教师体味教育生活的欢畅
学校办的好不好,是否有一支身心健康、师德良好,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学校党委提出,要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提升生命质量,尤其是提升他们生活的精神愉悦感,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党委牵头申报了市级德育课题《西南位育中学教师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了学校教职工的压力水平、存在的健康与行为问题,明确了教职工的内心需求。并依此制定、确定了西南位育中学的“教师压力管理方案”。实施预防性心理培训,针对员工的心理需求,通过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分发心理宣传资料、网上咨询等方式,让学校教师学会有效的自我调节,提高适应性,预防教师在压力应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等方面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
二是实施凝聚力工程。学校党委建立了党员联系制度,做到每个支部联系相关组室,每位党员和中青年教师结对,使党支部成为创建文明组室的主心骨;党员成为群众的知心入。每年三八节、教师节及元旦春节期间,党委都要联系工妇青等联合开展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的庆节日、迎新春文体活动。学校党政领导亲自联系场地,为工会举办的迎新晚会创造优越的演出环境,使全体教工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特长,把大家爱校的热情调动起来,团队的协作精神发扬出来,更上一层楼的攀登精神激发出来,取得了最佳效果。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学校团的工作成绩突出。连续四年被评为“徐汇区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五四特色团组织”等。通过开展文体等各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教职工们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事间的友情,老师们通过交流沟通,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感。
几年来,在践行“满意在徐汇”创先争优活动中,有力地促进了校园和谐、促进了教师与学校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扬长补短。建立长效机制,引领全体教职工不断增强与学校风雨同舟的集体精神与爱校意识,不断提升师德修炼的自觉性。我校已连续三届荣获市文明单位称号,要以创建新一轮上海市文明单位为契机,使常态化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化,努力创新,以求更高的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