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在学科教育中融入德育
冯源
十二月的阳光温暖灿烂,仿佛给整个校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语文组给大家呈上了两节初一语文备课组的校本教材研讨课。
近日,杨晓燕老师、冯源老师两位教师以校本教材课文《卖油翁》为教学内容,同课异构,共同展现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特点。课上,两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文基本知识地同时,以关键字词为抓手,探讨文中人物形象,从而感受德行内涵。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在交流中激撞思想的火花,对人物的认识愈加深刻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德行的理解。最后,在两位老师的课上,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个人的一些性格弱点往往会影响他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同时,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能帮助一个人树立良好的品行。
课堂精彩完整呈现的背后,是整个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合力以及教研组的支撑。在冯源老师的试讲课上,除了初一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以外,东校区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以及北校区预初备课组的语文老师纷纷前来助阵,为她的课堂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十二月的天气虽已略带寒意,但是语文组的集体备课却使这个十二月变得暖意融融。
语文学科具备着“文以载道”的优势,语文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传道”,两位老师的这次展示课在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和示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古话言尽培养人才之不易,品德是立人之根本,德行正直,人才会堂堂正正。德育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价值观建立联系的桥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贯彻品德教育,在不同学科中渗透德育,这是一种使德育更为实际有效的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