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沟通的桥梁:西南位育国际课程举办亲子关系心理沟通讲座
沈凌波
孩子真正需要父母给予的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为什么智商差别不大的孩子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有天壤之别?这些疑问常常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共同的疑惑和苦恼。
2014年4月14日晚6:30,西南位育中学留学生部在西南位育三楼电化教室举办了主题为“如何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的专题讲座。由上海24热线危机干预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与台湾美国心理研究导师共同大量研究心理个案的亲子沟通培训专家章晓红老师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家长们常常反映,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变得难以沟通,浑身带“刺”,固执己见还不听劝告。以往的教育方式完全起不了作用,还引起孩子的反感,亲子关系日渐紧张……讲座一开始,章晓红老师就微笑着告诉家长,其实孩子的很多问题,往往是家长自身的问题造成的。许多家长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孩子的变化感到突然,没有思想准备,看到孩子不同以往的表现,没有采取更合适的办法与之沟通,进而导致自身情绪烦躁不安,也直接造成了亲子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章老师请家长们写下三个问题的答案:(1)亲子沟通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2)养育子女,你期望获得什么?(3)沟通不畅时候你的情绪如何?(为自己打分,分值越高,表示越容易激动。)
章老师根据家长的提问一一做了解答,很多时候原来孩子和家长都需要调整心态。青春期孩子内心的众多激荡,善变,不合家长心意是一个常态。请家长们反思:当孩子由于情绪不稳定而出现愤怒时,家长是否误解为脾气不好?当他们对一些事物感到恐惧时候,家长又是否解读为胆小怕事?当他们由于学业,自身变化的压力表现得悲伤时候,是否曾判断为孩子无能?青春期孩子的反抗,更使得沟通变得困难重重。
章晓红老师针对家长们最关心的亲子沟通问题,结合长期的青少年咨询经验,向家长们提出几点建议。诸如警惕沟通中命令、威胁、责备或者忍住急于给建议的行为。避免争论,细致盘问等绊脚石,而是努力去做开门人。与孩子联结,真诚接纳,不明确表明意见,鼓励诱使孩子说话,积极倾听,永远不要忘记发现孩子优点等。
讲座过程中,章晓红老师结合大量案例,使得整场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讲座结束后,许多家长留下来就自己孩子的问题向章老师请教,章老师也一一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并留下了联系方式。最后,家长们带着松弛的笑容,满载而归,讲座在融洽的氛围中完满落幕。
留学生部主任黄徐娟老师对章老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邀请章老师在今后也为孩子们做一番讲座,为打开孩子的心扉再进一步做出努力。
阳光总在风雨后,与青春期孩子的交往,有着更多的苦辣酸楚,只要我们以真诚和智慧去帮助和亲近孩子,一定可以收获甜蜜。本次讲座,关注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帮助家庭内部的亲子沟通,也是西南位育的教育者们秉持“一切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以校园教育引领家庭教育的突破和实践。正如金子美玲的诗歌所言:你总要告诉孩子,“哪怕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