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理想 自我磨练
——西南位育中学高二学生聆听院士一课
杨晨洁
近日,西南位育中学高二学生参加了由市教委、市校外联办、市科协主办,科学会堂承办,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协办的“社会教育大课堂‘院士一课’”系列活动。此次讲堂由王振义教授主讲。王振义教授,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在医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次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2011年1月14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一个小时的报告中,王振义教授以“怎样实现你的理想”为题,向学生们阐述了在人生的道路中,梦想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成绩斐然、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并被肯定的人,而现阶段学生的短期目标或许只是进入理想的大学。之后,他例举出了白求恩,马海德,赵海清和张平宜等人的例子讲述了高尚的人生观对于梦想的重要性,而建立高尚的人生观则需要正确和理性对待和争取人的本性,这是一个自我革命和磨练的过程,从“原我”向“自我”再向“超我”进化。正是因此,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困境和逆境成为关键,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成为必要的精神,最后王院士举出了他自己的例子印证了这些精神的重要性。
聆听了王教授的“院士一课”,学子们对于自己将来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了更清晰的行走方向,王教授用自己的经验与体悟为学子们阐述了对于自身而言,人生中高尚人生观的建立与必备的精神的重要性,对大家今后的人生启迪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