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西南位育中学毕业年级侧记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到了毕业年级,就被认为是到了关键时刻而“格外重视”。课程安排上,也会受到“特殊关照”。在中考、高考“倒计时”的逼迫下,为了让学生“全力以赴”冲击高分,只得让非主课“靠边站”,让位于语、数、外等主课,这早已成了诸多学校的“潜规则”。使得毕业班的生活紧张而枯燥,学生大叹苦经,教师无可奈何。
在西南位育中学,却是另一番天地。学校对毕业年级不仅没有压缩一节副课,而且校园生活的精彩度也丝毫未减,各类活动风生水起,青春图谱依然光彩四射。校领导达成共识,毕业年级更需要“增效减负”,一定要把好关。张建中校长坚定地说:“学业从来不是西南位育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唯一主旋律,哪怕是毕业年级的学生。学校主张他们在文体、科技、社团活动中舒展身心,寻求价值感,反过来有力地推进学习”。对毕业班的态度,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风向标”。金琪书记说:“靠增‘主’减‘副’来‘抓分’实属下策,纵然能换取中、高考平均分半分或一分的超越,却牺牲了学生们生活的多样性,让他们付出了身心失衡的巨大代价,这样的办学功利心是绝对不足取的”。
西南位育中学不仅中考成绩斐然,高考更是年年传捷报,凯歌高奏。难怪众多校友回忆当年,无不充满自豪。令很多人不愿回首的初三、高三生活,却被他们视作母校生活最精彩的一年,满载着最开心的回忆。尽管有学业的紧张,但学生们从中感受到更多的是充实和快乐,收获更多的是人生的历练和考验。
引而不发
校友汪心浩说,进了大学后和同学们聊天才发现,在西南位育上高三真是幸福,基本上5点左右就会放学,作业量也不大,日子过的相当有节奏。校友王若匀也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他们在毕业班时的作业量比别的学校少,但是成绩却那么好,“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学校教会了我们高效的学习吧!”
在西南位育高三的学习中,老师们几乎很少直接写答案,他们只提供思路,让学生们具备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校友们的回忆中,聚焦最多的是西南位育特别倡导学习讲求悟性,不死读书,追求高效,张弛有度,以挖掘最大的学习能效。在老师们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们逐渐摸索到高效学习的“秘笈”,那就是“主动学习”——对擅长的学科,主动的学习可以让你领先一步,变得更加强大;如果是不擅长的学科,主动的学习可以让你笨鸟先飞,建立起坚定的信心。
创新思维
校友朱欣然清晰地记得一次英语课上,老
单词的学习常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而在这样延展性的单词记诵方法“刺激”下,单词的学习记忆过程有了无比的生气。而当时大家在课堂上比长量短,使过程更增添了竞争性和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可贵的是让学生们领悟到,主动大胆的创新将会催生更多适合自己的、不断提升效率的最优学法。
校友徐枢捷回忆起初三时的一个下午,那是中国男足首次打入世界杯的一场赛事,孩子们一颗颗赤诚的心被中国国足点燃。那节课适逢周练,当
换位思考,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需要的是思维创新的魄力,其收效将是事半功倍的。
各展才华
“要让学习始终有滋有味,就要让学生心中始终充满激情和信心!”金琪书记深有感触地说,“毕业年级学生的生活也不应该枯躁、呆板,在高强度学习的同时他们也要充分享受到青春应有的快乐和充实,成为一个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人,而非埋首书堆的读书机器”。
青春不能是苍白的底色,童年应该是七彩的,青春岁月更应该是绚丽的。张建中校长认为:要全力保证毕业班的幸福感,保持学子们的活力,不能为保均分第一而牺牲学生的未来与幸福,毕业班的学生在课业之外也应该有自主发展的时空!
学校给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搭建从课内到课外体验、成长、发展的八大平台——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领袖群体的系列活动;满足学生需求的选择性课程;以男篮女排、男力女形为主体的高雅艺体活动;以机器人与信息技术为主干的科技创新活动;以月主题为主线的校园文化活动系列;以提高问题意识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平台;以社区与基地为主阵地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通道。
很多校友最感慨的是,虽然在校的七年自己的学习成绩并非出类拔萃,甚至只是平平,但西南位育仍给了他们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从不背着包袱学习,每个人都发展着自己的特长,发挥着自己在主课学习之外的优势和才能,在各个领域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从中积蓄自信投入学业发展。
张怡微酷爱文学创作,但纯文学的创作同语文学习不同,她的作文文采奕奕,语文成绩却并不出挑,一直都觉得有负老师们的期望。但老师们始终没有看轻过她,一如既往地给予她最大的帮助。在高三繁重的学业之余,张怡微却突然冒出出版自己首部个人文集的想法。那一次,老师们依然选择信任她、支持她,她终于圆了自己的心愿。而且七年的积淀终于让她在高三最后阶段夺得市新概念作文竞赛一等奖的殊荣,切身体会到了“沉睡七年的蝉,换取七天的灿烂”那刻骨铭心的感觉。若按成绩排序,她并没有资格取得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考试,但在
成绩一般但有唱歌特长的徐璐凡,不会忘记校艺术节为她举办的个人独唱音乐会,引起全校轰动,并让她终于如愿迈进上海音乐学院的殿堂。
周慧难以忘怀初三时,班主任特意组织的一次卡拉OK活动。原本不想参加的她,被“逼”初试莺啼后,竟然意外发现了自己的“拿手曲目”,从此在全身心投入学业的同时,逐步培养起自己各方面的兴趣,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
刘熠说起当年那段特殊经历也感慨颇多:“当年读高中时身边有一群朋友,大家对于创作、表演很有兴致,于是一起排演了几个课本剧。老师们非但没有责怪我们不务正业,还积极支持我们进一步修改剧本、提高演技。即使是到了高三最紧张的时刻,当时的团委书记
很难想象,当年的刘熠有段时间在直升班里成绩垫底,心态消极,是老师们的不断鼓励,使他走出困境。他说:“语
以最高分考取中央戏剧学院,现已成为话剧独立制作人的周申,更不会忘记是初三语文课前的演讲,让自己摆脱了困扰三年之久的口吃顽疾,从此信心大增。之后又陆续参加了校辩论赛、话剧演出等。渐渐从一个胆怯而默默无闻的学生变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最终让戏剧成为自己的职业选择与终生追求!
华昱初三时亲历了校电视台的“从无到有”,学校给予了充分的信任,让孩子们创办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节目。选择主持人、寻找节目素材、创作主持稿、拍摄录像、学习操作编辑机、后期编辑美化……一个个挑战,一一攻克。这段经历既丰富了她的初三和高中校园生活,也培养了她在新闻方面的兴趣,最终以复旦新闻学院为高考志愿。
曾经的校电视台台长戴杨也说,在与整个团队的合作中,大家不断追求节目形式上的创新,力求给同学一个全面展示自我特长的平台,将校内最及时的咨讯在每天午休时间传递给同学们。这份难得的经历也为她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在高考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相关专业,一圆自己的梦想。“感谢母校让我找到了自己想要走的路,不再迷惘。”戴杨的话代表了很多学生的心声。
中考前一个月竟然全班出动接待澳洲来访学生,吕晨说起这件事充满了自豪:“大家陪着客人们游苏州、逛外滩、开派对,直至离中考一周不到时才把客人送上归国的飞机。然而这非但没有影响大家的考试成绩,反而创下了当时建校以来的全市最高排名。”
……
在西南位育,只要你有一份热情,就能获得一份长足发展的机遇,哪怕你已身处毕业年级;
在西南位育,初三学生仍能意气风发地办起自己感兴趣的动漫社,发现自己竟然如此神奇,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了无限的斑斓;
在西南位育,艺术节的高潮是年级组为单位的合唱,高三学生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最为激情澎湃;
在西南位育,纯真和快乐激荡的集体舞比赛在毕业年级的青春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西南位育,无论面临大考小考,每天男篮女排的传统几乎从未被打断过。毕业年级的学生们依然活跃在球场上,在忙碌充实的学习之余他们会不时相约去球场上挥汗如雨,竞赛培训后一群男生会不约而同地在球场上酣畅淋漓地踢球直到天黑,师生同乐的排球比赛让大家热情四射、不亦乐乎;
在西南位育,毕业班的学生也是科技活动的领头羊,在叶新建、
“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起跑线和发展目标”,是西南位育人永远的追求。正是这种追求,打造了西南位育独有的亮丽风景,这独好的风景,使得众多的学生与家长为之心驰神往……
(希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