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位育霈霖社:在志愿实践中寻找成长支点
李琛 董国俊
近日,霏霏细雨,来自西南位育中学霈霖社的五位志愿者及社团指导老师来到田林小学,开展常规志愿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上一节题为“醋的妙用”的化学课,让小学生有一个近距离接触化学知识的机会。
这样的活动已经开展了多次,志愿者的课堂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还涉及文化传统,比如清明节的由来等。让高中生站上讲堂,这种新颖的形式已经让小学生们兴奋不已,志愿者在课堂设计中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有意增加动手环节,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志愿实践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充满了互动的生长力。在志愿实践中,这些依旧青涩的高中生也获得了成长。从课堂的设计中,他们体味到站上讲台的不易,体味到为人师者的成就感,更体味到志愿者的一份责任。就此次活动来说,志愿者们就遇到了如何回收食醋、课堂废弃教具的问题,这成为活动后志愿者们反思的焦点。
西南位育中学有着良好的志愿氛围,沛霖社作为专门的学生志愿者社团,为传递志愿精神作出了很大贡献。几年来,社团的成长有目共睹,多次当选校级优秀社团,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活跃在地铁站、幼儿园、小学等各种社会场所。“只有真正体验过,才能体会志愿实践的力量。如何让大家挤出时间去参加志愿者服务,其实不简单。”社长李琛的一席话道出了这个学生志愿者社团成长的不易。
前行,反思,再前行,学生坚持活动的动力或许就是他们在志愿实践中发现的成长支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