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喜迎十八大日子里,西南位育中学校长张建中被评为田林社区(街道)18位先进代表之一,我们把他的事迹报道在校园网上,以飨读者。】
瞄准中国民办一流,心怀梦想,坚定前行!
——记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校长张建中
西南位育中学2012年高考又创历史新纪录,一本率86%,本科率达100%,自主招生录取率32.5%,复旦交大等一流名校预录取率达到全年级高考人数的40%,今年高考理科平均总分全市排名第九位,文科排名第六名,北大等保送生4名,保送人数居全市第八。
西南位育中学已成为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民办完全中学。连续被评为上海市德育先进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获“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和被授予“全国民办中小学特色建设先进学校”称号,通过国际与跨地区鉴证委员会(NCA)鉴证。
一所开办不到20年的民校,现在已发展为三个校区,7个年级68个教学班,3000多名师生,规模之大,堪为全市之首。作为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他在短短七年时间内,实现了西南位育新的腾飞,把学校带入了一个科学运作、和谐兴盛、屡创辉煌的崭新阶段。如此短暂的历史,何以取得如此骄人业绩?这使人不禁想到一句名言:“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是啊,现任校长张建中就是值得一书的好校长。
一、坚守理念,追求完美
2005年张建中同志走上了校长岗位,凡事讲究遵循规律,搞教育容不得推倒重来,更要走科学发展之路。他的思路非常清晰:坚持在继承传统中谋发展,在夯实基础上求创新。
在领悟与继承庄中文老校长“一切为学生一生幸福着想,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把办学核心理念不断细化、更加贴近师生,形成更加可落实、可操作的层面。张建中校长强调:在当前形势下,仅仅千方百计把学子送进一所理想大学,已是有违于一名校长与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而不只是高分的学生。当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后,高考作为素质的一部分自然会水到渠成,水涨船高。除了进大学,中学时代的每个学子应该拥有更多、更重要的东西!为了聚焦人的发展,他提出了“为每个学生打好三个基础”,即身心健康的基础、终生学习的基础、走向社会的基础;从而把德智体全面发展演绎为很有学校个性的层次化目标。
张建中校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校情,以办好民办学校的哲学思考,
推进“中和位育” 、“渐进积累”核心思想方法,并且使之化为全体教师的共识,重细节、求落实,以实实在在的校本项目支撑起学子成长。
坚持把“先进文化熏陶,思想理念引领”放在首位,为队伍建设掌舵领航。2010年底,收集、编辑庄中文老校长十多年来的讲话与文章,编印了《庄中文办学思想文集》,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写读后感,进行大会交流,在全校掀起了“追寻西南位育人艰苦创业足迹,学习老校长办学理念再创辉煌”的宣传学习活动,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深入人心,有效在激发了广大教师与学校同甘苦、共命运的爱校激情。
努力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关注时间和精力消耗的有效性,真正实现高效率,这是优质教育的核心指标,其难度当然数倍于高质量本身。张建中校长就是从提升学子生命成长的质量与效率出发,以三性、三课、三题、三步曲为抓手,不断提升西南位育人每个教育行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全区中小学减负增效增添了宝贵经验。有同学毕业后这样评价母校:“西南位育最难得的地方就是在于它不仅注重卷子上的分数,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闻里常说学校作业多,这里没有;新闻里常说学校挤体育课,这里也没有。西南位育给我们在教室之外搭建了一个个平台。我们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我们可以真正地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七年让我们完完全全地相信:教育,不只有文化学习。”
二、聚焦特色,百花争艳
张建中校长提倡教师要“一专多能”,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课,还要有特长能多开选修课、校本课,让每个教师不断释放潜能,从而建立起西南位育的人才高地。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邵翼如名师工作室》作用的同时,又努力培养了一名年轻的英语特级教师;区教育局已授予西南位育外语、语文、物理、高中数学四个学科特色基地;最新成立的校《机器人科技创新实践工作室》与《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实践工作室》又为创新教育打开了新的空间;目前已有十九位青年教师在全国、市级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打造一支与上海一流、中国民办一流匹配的师资始终在张建中校长心头梦牵魂萦。
在品优质高的师资有力支撑下,张建中校长展开了为学子个性化发展插上翅膀的宏图,着力构建了课内外联运的新课程体系,搭建了四大特色项目、八大学生发展平台、七大主题月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了立足课堂、超越课堂、超越试卷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抓手:学校着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创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了以机器人制作和科技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教育特色。近3年来,有760余人次在区、市、全国及世界性比赛中折桂,有多人获得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和“科技希望之星”称号,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小明星,形成了学校的一大特色,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示范校。这一特色的形成,充分体现了校长的深谋远虑,同时也打造了一支愿意献身科技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成为这一特色发展的动力。
要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束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张校长坚持学校要从人的发展、人的需求来布局教育教学。改革传统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通过多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各类赛事活动,使学生不断进行学习的创新,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拓展思维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07年、2012年学校承办了第13届、第17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上海赛区“西南位育杯”颁奖典礼。我校获奖人数连年增加,多次位居上海市第一名。2004年至2011年,获一、二、三等奖共有230多人,其中已有多人以此特长,被分别保送直升进入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
今年3月26日,中国青年报一篇《林琦:一篇论文敲响复旦大门》长篇报道。林琦这位西南位育学业上尚不属一流的女孩,化二个星期写下的三千字论文《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的人死观》,让这十七岁姑娘获得2011年第八届“博雅杯”大奖。一个姑娘在思考古人的生死观,自然也引起了名校教授的兴趣,帮助她迈过了复旦自主招生的门槛。
“喜欢阅读,因为有种庞大的饥饿感。”林琦如是说。她庆幸于学校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即使在最为紧张的高三,每天仍在作业之外腾出时间阅读,每个周末至少抽出一天读书。她可不像同龄女孩那样喜欢明星,与语文老师观点常相左,总能据理摆出自己观点。她爱读书却不做书呆子,一直热心于学校各类社团活动。是辩论社骨干,拿过过校演讲比赛第一名。爱看电影,初三时负责学校“周末剧场”活动,从挑片子、做海报、张贴到调试设备她样样都来;还创设了一个班级论坛,与众学子一起交流与评论。在这样一块沃土上,她的成功似意外却在情理之中。
今年4月9日的《青年报学生导刊》记者也写了一篇报道《校园达人:编程哥俩好》,介绍了西南位育今年4个保送生(据说数量位居全市第八)中二个,毛冬元、金汶功同学分别被北大、交大保送录取的成长历程。初中开始,西南位育信息技术奥赛辅导高手陶然老师把他们引进了神奇的编程世界。在普通人看来电脑编程很枯燥,但他们能从中找到乐趣。学业优秀的他们,不仅在中学时代已练就编程好身手,而且兴趣广泛。金汶功是篮球高手,班上绝对的主力中锋;精湛球艺是常引来学伴尖叫连连。毛冬元音乐、电影、书籍都是他最爱,特别迷上古典音乐,莫扎特等名家经典如数家珍,最近又爱上了重金属摇滚乐。在书桌前坐累了,他们都有释放自己、补充活力的妙招。由于他们的执着,在全国信息技术奥赛中屡捧大奖。
这些个案,折射了西南位育学子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已越来越清晰,学子个性特长之花盛开校园。张校长提出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无疑把学校特色创建拉开了攻坚战的序幕。
三、张弛有度,管理有序
力求管理精化,注重内涵提升,推进三校区良性互动,求索个性化办学之路,建设上海市一流完全中学,这是张校长坚定的目标,不懈的追求。因此,他以超前眼光,把培养各个层面的骨干及其后补梯队,放到重中之重位置。
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人才梯队,确保持续发展。近年,在两长层面上,有序分步地实行年轻化,通过培训与压担,已初步打造成一支与群众贴心、善反思微调、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两长骨干队伍。人才战略的精髓是用好、用活人。不求全责备,学会知人善任,搞好组合搭配。坚持要求中层干部认真读书学习,形成每周行政会上交流互动、相互促进的学习机制,不断凝聚骨干,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推进新老教师互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形成赤诚相助、甘当人梯氛围。青年教师决定未来,有效挖掘青年教师的活力与潜能。采取“暑假岗前培训”、“备课组全面带教”、“教研组与学校两级校本培训”、“随堂听课与展示竞赛结合”、“学习基本功与学会做人并举”、“老教师辅导与引进专家指导互补”等措施,谋求眼前与长远、使用与培养、扶持与压担之间最佳结合点。这两年,有2位青年教师在市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6位青年教师被评为区骏马奖和耕耘奖。
视氛围为生命,营造学校内部最具张力的软环境。坚持淡化学校内部竞争,编织坦诚相见、助人成功、学会分享的感情纽带,营造家庭式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建立“忙着并快乐着,快乐并成长着”良性情绪节奏。
在深化“细工夫、活办法、好心态”九字诀、“五个三”教学规范中,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
强烈的规则意识,坚持“依法治校”的理念,让张建中校长这几年为制定规范、有序运作、科学决策、民主监督诸方面化了大量心血。全校教师都欣喜地看到,西南位育中学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精细,西南位育这部已逐步走上良性运行、科学操作的教育机器,将能迸发出无穷的生机活力与管理潜能。
张建中校长说:“办学,不仅收获现在,更要着眼于未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激发每个学生的成长自觉。这才是我们西南位育人最大的聚焦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就是一位好校长的眼光。
西南位育已启动了新的五年规划和上海市特色学校创建方案。张校长正带领全体师生,为实现新的目标,实现新的跨越,为建设全国民办教育界公认的国内一流民办完全中学而奋力攀登。
张建中校长(左二)签名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