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教育

2012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作者/来源:政教处    发布时间:2012-09-06

西南位育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

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以国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依据,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为蓝图,以理想、责任、道德、礼仪教育为主线,不断关注学生思想成长,扩展学生的成长空间。以科研引领,创新民办中学德育工作,探索学优生群体道德发展的新路径。加大力度进行年级组长、班主任等德育队伍建设,践行学校“两个一切”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打好身心健康、终身学习和走向社会的基础。

二、重点工作

1.        传统美德主题教育

深入开展已构建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工程”的七个年级主题教育,不断细化操作、优化过程。规划准备展示活动,完善与落实主体材料、事例。

以《中学阶段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构建与探索》为主线,落实到具体的活动设计与开展之中。以具体的活动为载体,将我校传统美德系列教育特色具体化,形成完整的德育实践课程体系,深化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完善各年级品德教育无声课堂的形式,以“一个故事 + 一句格言”的阅读式和启发式教育方法,形成有针对性的、系列化的、递进式的教育模式。

借助庄老校长新编的《五常新说》德育教材,构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的框架,联合语文教研组、政治教研组,在传统美德七个年级七个系列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时代特点,融入“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教育元素,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华之子。

结合月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八大活动平台以及午会、校会、升旗仪式等德育课程的契机,有效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化和课程化建设之路。

2.        行规建设

以新一轮“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评比为契机,通过各班“美丽指数”的评比,以预初、高一起始年级为重点,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和薄弱环节,落实行规教育与礼仪教育。

Ø        强化礼仪教育

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呼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成为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人。

Ø        强调规则意识

落实一日行规教育,并结合学校操场设施翻新的契机,联合体育教研组等加强活动规则教育和安全规则教育。

Ø        重视检查制度

整理和完善日常检查岗位和制度,引入学生清校检查机制,通过更明确、更严谨的检查和反馈制度,实现行规教育的有效监督和及时反馈,并以此推动对行规教育工作的反思和对措施和策略的调整。

3.        温馨班级建设

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温馨班级建设促学风、班风建设,从爱班教育提升到爱校教育。总结实验班德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温馨班级”建设的基点,提高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凸显“实验班”的实验特点,体现完中优势。

具体操作过程中落实四个“一点”,全方位实现温馨班级的建设:

Ø        环境整洁一点 --- 教室环境显温馨

Ø        沟通顺畅一点 --- 班级氛围显温馨

Ø        目标明确一点 --- 学习风气显温馨

Ø        活动精彩一点 --- 文化内涵显温馨

4.        德育课程建设

Ø        基础型课程追求整体性

本学期,午会、班会、校会以及升旗仪式等基础课程不仅要追求质量上的进一步提升,更要实现其相互映衬、相互配合,融为一体的效果,初步形成系统化和计划性的特点。

Ø        拓展型课程追求专业性

以社团课为主体的拓展型德育课程在原有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抓住亮点。以经验的分享和管理的规范进一步提升质量。积累社团课程的资料及档案。

本学期社团课在广泛开设、积极尝试的基础上,追求课程的专业性。积极引入专业讲座,开设体验式课堂,让社团课真正成为学生受益的课堂。

Ø        探究型课程追求长效性

整理并分析总结成功的探究型课程经验,将志愿者服务、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初中团校、高中党校等拓展活动作为重点,将优质项目发展成为定点项目和品牌项目,形成探究型课程长效性和延续性。

5.        学生领袖群体培养

以《人文大讲堂》为依托,积极探索学生领袖群体培养的新方法,争取实现学生领袖群体培养由依靠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领袖转变为培养和造就一批有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办事能力、管理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学生领袖群体;在讲座式、授予式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体验式、课程化的培养模式;并通过满意度的调查,提升领袖群体的榜样意识,提高学生领袖群体在全体学生群体中的认可度。

6.        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队伍建设

以“建队伍”为主要目标,以《班主任专家门诊》为依托,成立《班主任学研班》,借助优秀班主任力量、导师力量、专家力量设置有效的班主任培训模式,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班主任岗位专业能力的提升:

Ø      心理辅导的能力

Ø      班级管理的能力

Ø      带班风格与理念

年级组长队伍建设

继续实行年级组长培训课程,本学期重点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Ø      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Ø      年级组氛围建设

Ø      与家长、学生的沟通技巧

7.        科艺体工作

将科艺体工作与学生特长和潜能的挖掘与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励学生自信心,培养个性张扬、自尊自强的气质与品质。

通过对科技之星、希望之星等明星学生的宣传,结合我校科技特色的氛围,以优势项目引领科技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

以大型活动为契机,充分展示学生特色,科艺体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提供不同特长学生展示的舞台和平台,激发自信,培养高雅的气质。

8.        心理健康教育

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Ø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指导,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同时,教会学生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化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手段,把学生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

Ø        创设浓厚的舆论氛围,注重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

    结合各个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开设相关讲座,深入教育。利用午会课的平台,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如考前心理准备、遇挫自我调节,正确对待荣誉和失败等。

Ø        架设沟通桥梁,适时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充分利用“心之桥”信箱的作用,让信箱成为师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枢纽,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联络员”深入基层的优势,使老师、学校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注重个别心理辅导与疏导。

Ø        重视家校配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深入的家访,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正确,从而指导家长学习教育子女的艺术,如谈心艺术、批评艺术、拒绝艺术等,使家长重视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活动。

Ø        鼓励校外业余培训,推动心理辅导能力的专业化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活动,通过专业培训与考证,在现有教师队伍中培养具有专业心理辅导能力的师资力量。

9.        团队建设

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线,根据团队工作的组织原则和运作规律,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加强北校区的少先队工作指导,探索总校团带队工作。为北校区扩容年级作各方面的准备。将团队工作与我校月主题、大型活动相结合,丰富团队工作内涵。(具体内容详见团队工作计划)

10.    安全法制建设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学校安全工作小组及学生会维权部落实各项工作。及时发现、制止、预防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11.    德育联动机制

通过德育联动会议、及时沟通、遇事多商议的方式,加强东、西、北三个校区以及留学生部的德育互动和统一。力争理念内涵求同,特色活动存异,做到优势互补,互相学习。

政教处

2012.08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