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2025学年师资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教育

让网络成为我们的益友

作者/来源:陈 洁    发布时间:2012-06-27

让网络成为我们的益友

陈 洁

曾几何时,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手一苹果机,微博、开心、米聊、签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生长和生活的学生,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孩子,随便哪一个被问起时尚的话题,都能胡侃好一会儿,如果在其他孩子都谈论时尚话题时插不上一句,那么自己就会觉得 “out”了。随着各类文化影响的不断加深,学生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化,关注视野也更加开阔。但同时,理想淡化、追求享乐、功利化等等的意识也在学生们身上开始萌芽。于是,他们说出的话中夹带很多老师和家长听不懂的网络用语;衣食住行都以时尚为前提;审美观也变得很独特。。。。。。家长开始茫然,老师有些担忧,这些孩子似乎就要脱离“掌控”了,该如何是好?

 

案例:

Q是个外冷内热的女孩,表面的“听话”下隐藏着N多想法,只是一直以来被母亲的严厉管教压制着,没有发挥的机会。从小爱好阅读使得小Q有着相当不错的文笔,写作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一年前,小Q迷上了网络小说,每个月定期购买发行刊物,从网上下载电子小说,还与同学交换阅读,下课看、中午休息看、回家草草作业后接着看。。。。。。当看不能满足她的愿望后,开始亲手动笔写,并邀请同学们一同构思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简直到了入戏太深的境地,整天恍恍惚惚,有如梦游般,成绩一落千丈。

对于小Q这样有性格有想法的孩子,采取强制性的禁止是不合适的,只会适得其反。于是,我装作饶有兴趣的样子借来了小Q还未完成的作品,“拜读”之后指出了该作品的优、缺点,当然,我强调了“文学功底不够”这一致命弱点,小Q似乎挺赞同我的观点。于是,我又给小Q推荐了几个写得不错的小说,让她在阅读后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寻找差距。这次,她是真看到了自己在写作上的不足,也发现网络小说内容肤浅,文字苍白无力,并无阅读和欣赏的大价值。

乘热打铁,我鼓励小Q多阅读优秀的名家著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向她建议通过网络寻找优秀的作品,并且推荐她成为校图书管理员,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也有更多接触到好书的机会。从那以后,小Q不再沉迷于网络小说了,开始“重务正业”。不久后,她在市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她的作品也入选了优秀作文集。

 

收获:

可以说,小Q是获益于网络的一个例子。我们所遇到的学生,大多数都缺乏明确的辨别是非观,在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里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利用网络这一途径,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优点,发展健康的特长和爱好,让网络发挥它的益处,服务于学习和生活。另外,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没有正确使用网络而一味的谴责网络,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出网络的好处,使他们心悦诚服的接受。

 

1.  班级每天使用的垃圾袋鼓励学生在淘宝上购买,为班级节约开支,让班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周五倾听时间,安排不同系列的讲座,如“古典音乐欣赏”,“上海话与普通话”等专题,同学们使用网络寻找相关信息。

3.  与同学们分享我的网上交友经历,邀请同学参与分析,提高学生网上交友和沟通的警惕性。

4.  选择社会热点话题,如“微博”、“网络诈骗”、“乔布斯”、“中国达人秀”等等,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析不同事件。

 

设想:

1.  开设以班级为单位的微博群,转发有正确导向性的帖子,并能通过此媒介,及时了解、关注到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便于发现问题。

2.  以博客形式记录“班级日记”,让更多同学能及时分享到班级动态,并畅所欲言。

3.  在博客中划分不同板块,如“英语学习”、“科技”、“音乐”等,由不同的学生进行负责,给具有相同爱好的同学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并且为班级黑板报、倾听和班级特色活动收集素材,获取灵感。

4.  进行“每周一议”,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各抒己见,班主任进行总结性发言。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