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教育

有感于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

作者/来源:倪婉琦    发布时间:2012-06-27

有感于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

倪婉琦

这学期深刻体会到家庭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里所谓的家庭并不是说家庭教育之类的,仅是指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

女生小Y,小学是提早入学的,比班上其他同学要小1-2岁,学业中等水平,聪明但学习习惯一般,情感细腻敏感,性格温和不外向。爸爸妈妈都比较年轻,新上海人,从事医药行业,和爷爷奶奶一家五口共住。这是大背景。

第一回合:预初下学期,四五月份的时候,小Y几乎天天都有作业缺漏,问她要她就低头翻书包,可是从来翻不出东西,再追问立马红眼眶掉眼泪,上课也是精神萎靡不敢抬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跟个战战兢兢的兔子一样。百般无奈之下和妈妈通了电话希望能从家长这里了解一下情况,结果当天爸爸妈妈就非常配合的一起来学校了。从四点钟开始,语数英任课老师轮番上阵和家长交流孩子最近反常的学习情况,家长态度很好高度配合一边认同老师的观点一边教育孩子,小Y则全程一言不发只管哭。一台戏唱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小Y的爸爸妈妈要求小Y当着老师的面表个态,今后不再缺交作业,没想到小Y依然不肯开口且看向父母的眼神很有点敌对的意思,结果这边是父母越逼越近,那边小Y哭得表情都有点抽搐了,我看情形不对,就说时间晚了让家长先把孩子带回去,就在此时,小Y哭喊了一句:“你们平时都不管我的现在来管什么!”

磨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找到突破口了,接下来谈话就顺利多了。我零零碎碎的听明白了:小Y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晚上应酬非常多,所以回家都很晚也几乎不在家里吃晚饭,每天晚上都是由爷爷奶奶陪孩子做作业和玩耍,到了周末他们也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不过主要都是接送孩子上辅导班的时间,换句话说就是几乎没有亲子交流。找到问题根源就好办了,语文杨老师帮着我一起跟小Y的父母说做好和青春期孩子的沟通交流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祖辈无法替代的父母陪伴成长的重要性。小Y的爸爸妈妈很配合,也在小声商量着,但渐渐我听出互相埋怨的意思了,似乎他们都认可老师的观点,但两个人不约而同的都认为应该由对方下了班直接回家陪孩子(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因为爸爸妈妈这种互相推卸责任的举动,小Y后来才会总把责任推卸到家庭问题上),看苗头不对,我还是以时间太晚孩子要回家做作业为理由打断了他们,此时已经6点了。最终结论就是他们会尽力多陪孩子。

父母来过之后,小Y的作业情况有改善,缺漏现象依旧存在,但肯配合老师补作业补订正。大概过了两三个礼拜的功夫,有天中午小Y来面批订正的时候我随口问她最近爸爸妈妈晚上回家早点了吗,结果小Y立马又开始红眼眶掉眼泪:“他们一直吵架,以为我在自己房间里听不见”,我心里一咯噔,果然那天在学校里被打断的话题延续到了家里。我只能安慰小Y说,每个人都有必须要解决的困难,就像你学习上会有困难一样,现在爸爸妈妈要解决的困难就是如何能更好的照顾你,或许他们有争吵,但争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你的爸爸妈妈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都是人才,你要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去解决这个困难,与此同时你也要解决好自己的困难。

Y似乎是听懂了,在考试月中状态也逐渐有所回升,期末考试发挥还算平稳,考完试家长接待的时候我特地关照小Y的爸爸利用暑假两个月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第二回合:新学期开始了,返校那天交暑假作业小Y只交出来一半,之后再问她要作业又是一副战战兢兢的兔子样说是忘在家里了,而且交出来的一半作业当中也有大片的少做甚至空白,到第一周的周五,我终于忍无可忍打算放学后上门收作业。我想着先跟小Y的妈妈打个电话说一说孩子暑假作业的情况再知会一下家访这个事情,结果她妈妈告诉我她和小Y的爸爸已经离婚了,她一个人搬出去住了,所以家访事情要跟爸爸说,不过她很关心小Y的情况,说是可以放学来接我们过去。这边电话刚挂我还来不及感叹就直接给小Y的爸爸打了电话,讲了一下我的用意也婉转的说了之前已经和妈妈通过电话了,爸爸也蛮重视这个情况的,说是会在家里等着。一刻钟之后小Y的爸爸打来电话说他在家里翻过了,暑假作业肯定是没做,落在家里肯定是借口,能不能改成他和爷爷到学校里来谈,主要顾虑是他觉得小Y的妈妈一和他见面就会情绪比较激动,到时候反而更麻烦。最后结论是我和年级组长老师一起在学校接待小Y的爸爸和爷爷。

似曾相识的场面又开始了,我和沈老师试图引导孩子开口说话,爸爸指责孩子为什么不做作业,小Y先是沉默哭个不停,而后喊了一句:“你天天都不在家不管我”,小Y的爸爸说:“我是不在家,可是家里一直有人陪你的呀,你为什么不做作业呢”,小Y回:“你不就是找了一个小妈陪我嘛”。原来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家里。再讲下去就有点心酸了,举两个片段:小Y说她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一定要听到爸爸回家的声音才能睡着,有时候爸爸凌晨才回家或者没回家,她就趴在门上听着听着睡着了;要做SBS录音,小Y故意藏起了U盘说是找不到了让爸爸给她带一个回家,结果爸爸却是派员工买了一个送到家里,而小Y原本是想借此机会让爸爸在家陪她录音。

和沈老师非常担心孩子的状况,特别是睡眠问题对于一个发育期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小Y不惜影响自己的作息、费了那么多心思想要获得爸爸的关注,这样的心理状况也很让人堪忧。我们提出能不能请小Y的父亲晚上尽量早点回家,若是没法在小Y睡觉前回家也至少可以打个电话回家关照一声,但是爸爸似乎对这点感到为难。

最后还是小Y自己提出的条件:一是每个月爸爸可以陪她两个小时,期间不接电话不外出;二是每个月爸爸跟她通一次电话,电话里不问学习有关的东西,就问问她学校里开不开心和朋友相处怎么样之类的。这两条爸爸同意了,小Y的交换条件就是其它时间里她会管好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该做的作业,晚上按时睡觉等等。我和沈老师担当裁判的角色,监督双方说到做到。

当天小Y的爸爸就完成了第一条约定,后一个礼拜,小Y的心情都很好,多了不少欢笑,作业情况更是让任课老师都竖起大拇指表扬。但好景不长,中秋节过后又出现了一些反复。

第三回合:十一长假前几天,小Y的妈妈到学校来找我,说是十一长假结束以后小Y就跟着她过了要更换校车点之类的,也和我讲了一些家庭情况并特地提到说现在可以做到准时下班回家陪孩子了。我顺便给她做了一些心理铺垫:管孩子肯定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小Y现在的情况不管又不行,家庭教育要有效又要孩子能乐于接受是个难题。

长假过后小Y扎着两个小辫子心情颇好的来上学了,我也不时的关心一下她的生活起居,发现妈妈确实把小Y的生活照顾得很细致很到位,有了家庭温暖,自然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都开朗起来。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个礼拜左右,又出现了频繁集中的作业缺交和红眼睛哭不停的现象,我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直接打电话问小Y的妈妈最近有没有什么影响孩子心情的事情,果然,这次是小Y的爸爸度蜜月去了……

我在小Y的周记本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对父母讲过类似于不要你管之类的话,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的会抵触父母指定的目标或帮你选择的道路,不知你是否有同样的感受?但是,如果说生我们养我们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都没有资格为我们挑选道路或者对我们挑选的道路指手画脚的话,为人子女的我们又何来资格去对父母的选择指手画脚呢?爸爸妈妈所选择的道路也许你不认同,但这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幸福,能明白这一点,相信你也会离幸福更近一点!”

过了两个礼拜,我问小Y和爸爸有没有联系,她说周末回爷爷奶奶家的时候爸爸也在,也会问她学校里过得怎么样。我赶紧说,看来爸爸妈妈爱你这一点是不变的,小Y点点头。

故事到这里,可以看出这短短的半年,小Y经历了家庭很大的变故,也深深地被家庭问题所困扰,可以说接受这些变故占用了她大部分的精力或者说她大部分的心理活动都是和家庭变故有关。

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十二月初的某一天,小Y放学后留在学校补订正,我例行给她妈妈打电话请她来接。差不多到点的时候,有一位陌生的中年男性在办公室门口问小Y是不是在这里,我迎出去问“请问您是?”对方很果断的回答我:“我是小Y的父亲。”我看着对方非常肯定的口气,再看着小Y异常冷淡的表情和态度,原地石化。新的一轮心理疏导又开始了……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