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工之家

文明组室交流小结(西初三)

作者/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12-05-10

碎 金点 点

                                    ——初三年级组工会小结

 

这是一个由二十二人组成的大集体,他们团结协作、配合默契;这是一支有实力的队伍,他们勇挑教育教学重担,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工作有声有色;这是一支爱岗敬业的队伍,他们自强不息,乐于奉献。这就是我们初三年级组,一个充满魅力的大家庭。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中,有时刻关心徒弟的师傅们,有团结互助的同伴们,有热心提携青年的老教师们,有勇于开拓创新的青年教师们。

他们的故事,尽在那一盏灯、一张桌子、一本书中。让我们去看一看,去听一听这一盏灯、一本书、一张桌子背后的故事。

 

一盏灯,一腔热情。

这盏灯,亮在教学大楼五楼最东面。这盏灯从早上7点一刻准时亮起,最早也要到晚上八点以后才会熄灭,甚至,你有的时候会在夜里11点,仍然看到它执着地亮在那里。

没错,这盏灯,就是初三办公室的那一盏灯。每天早上最早到达办公室的老师把它点亮,它便默默见证着各个班主任们7点半前走进教室,见证着每天九节正课,见证着每天放学以后的周练,见证着五点半以后的补课。可以说,初三所有的老师都是在这盏灯下,度过他们一天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即使是梁蔺、陆秀叶、王翠萍这样家中孩子尚且年幼的年轻女教师,仍然以校为家,将自己的工作放在第一位,从不因为家中的状况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还有方洪、曹莉菁老师,虽然身体状况不佳,甚至需要手术,但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无论看病还是检查,都以不耽误教学为前提。

这一盏灯,不是普通的一盏灯,它见证了所有初三老师对学生、对学校、对工作、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这是初三工作得以平稳进行最重要的前提保障。

 

一本书,一种责任。

初三的教学是这一年最重头的部分,为了抓好教学,为了能在各类考试中不辱西南位育的盛名,更为了344名学子得到自己满意的分数,在中考这个人生第一次挑战中崭露头角,初三的老师付出的不仅是时间和汗水,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各种举措。

数学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的桌上就摆放着试卷讲评这本书——本学期数学组本组教师着力开展试卷讲评研究。针对各班实际情况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大家以学校考试练习三部曲为抓手,考后对每位学生进行细致分析,哪些题是必得分部分,哪些题是尽可能得分部分,在复习中重点放在哪些知识和哪些题型上。

 化学组的桌上则摆放着重整教材这本书——他们打破课本上某些章节的限制,按照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编写学案,如:根据物质的性质间的相似点把氢气、碳和一氧化碳整合在一起。再比如,根据考点的相似性将初中化学三大气体二氧化碳、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归纳。帮助学生由“点”记“面”、从“一”推“多”,掌握物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甚至体育组的案头也摆放着这样一本书——为了确保中考体育加试顺利进行,体育组抓紧一切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并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政策和规则的解读,同时,还必须确保学生不能在任何一次训练中受伤。当看着每个参加体育加试的学生顺利从考场中出来,这其中体育组的努力有着莫大的功劳。

 原本每个备课组根据学科的不同,书写的这本书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写到了分层教学这一内容。在平行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分层教学,题目由易到难,让学生走小步不停步,既接受知识,同时树立学生的信心。广大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做题乐此不疲。对于相当一部分学困生,教师给于了更多的爱心与关心。在教授他们解题时,尽可能找到一些适合他们的小技巧、小方法,帮助他们更快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在平时课后及时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做到三个优先: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批改,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一些好学生,以及实验班学生,教师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不仅不放松要求,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机会,总结解题的多样化和最佳化。课堂上教师将教学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来进行,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问题结论的深化过程、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思维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过程中,提高能力。课后年级教师还定期开展竞赛讲座,拓展学生思维。

当然,还有班主任的桌上,也有着这样一本书,尤其是实验班的班主任。他们一方面创造机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学生会”“团委”的舞台锻炼,一方面开展各种各样丰富精彩的活动,用活动凝聚人心,营造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为了做足“实验班”的“实验味”,我们两次走出去——去看“企业文化”;两次请进来,来听“学长教诲”。从前期联系,到后期反馈,实验班的班主任们都全力以赴,无怨无悔。

        每位老师桌上都有这样一本书,这本书上写满了老师们为了帮助孩子达成梦想所做的一切尝试和研究。每个老师都把写好这本书当成自己身上不可推卸的一份责任。

 

    一张桌子,一片真情。

这是摆放在办公室最里端的一张会议桌。它外表平凡无奇,但关键的时刻,它又是初三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我们在这里备课、批试卷,召开一次又一次的班主任会议。初三班主任是最辛苦的,学生多,杂事多,自然也就开会多。8位班主任不管多忙,只要年级组有需要,一声通知,大家迅速就位,马上就能在小会议室开会。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高效率的作风,是我们节省时间的法宝。

这张会议桌不仅是我们工作的场所,它还是传递温情的一个媒介。

我们在这里尝到了不少同事的手艺。无论是刚刚切开水果还是自制小点心,就是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东西,给初三生活带来种种的期待和大大的满足。

我们在这里分享过蛋糕,有时是庆祝开课成功,有时是为了庆祝生日,有时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为了给一起奋斗的同仁们打气,老师们就是这样自发地、自费地为自己和伙伴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初三组是个合作关爱之家。开学初杨晓燕老师因手术住院,老师代替她担任了两周的班主任工作,老师和刘怡瑾二话不说走进她的课堂;曹莉菁老师和汪红梅老师的妈妈生病,年级组及时送去慰问;正在哺乳期的梁蔺坚持带班工作,副班主任王翠萍老师承担了每天一早进班级管理的责任……

我们因工作而结缘,也在工作中更懂得生活:付出是最大的快乐,珍惜会带来永远的情谊!这张桌子见证着我们的一片真心,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初三人!

人都说:同行相轻,我们说:同行相亲!“亲近”、“亲爱”,彼此包容、珍惜。勤勉而团结的初三人,在朝着希望奔跑!

      

初三年级工会小组

2012.5.2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