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浅谈礼貌修养
如果你的过往是灰暗的,你不是一个失败者,因为“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而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囊中羞涩,你不是一个失败者,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何况金钱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如果你不讲礼貌,那么作为一个文明人,你就失败了。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处于社会中,我们就必须做一个文明人。
“文明”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曰“见龙在天,天下文明。”指的是一种社会进步态度。而凡是可以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皆称为美德。文明美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法国教育家安德烈提出的人类21种美德中,更是把“礼貌”排在了首位。在我看来,讲礼貌就是最大的美德。古有“程门立雪”,杨时
鲁迅先生坦言:“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可见个人的文明修养可以反映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公共文明水平。而“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个人的思想和文明礼仪。这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恰恰相反,美德大多来自于后天的良好习惯之内。当我们做到了“习惯成自然”,就有了推进社会文明的基础。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
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去过欧洲或日本的同学,应该很有亲身体会。马路上只要亮起红灯,纵使一辆车都没有,他们也绝不会穿行。因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是社会氛围的力量之所在。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
当我们谈起文明,谈起美德,我们常常指责别人的不是,对自己却避而不谈。殊不知这是一种逃避。我们评论这社会文明种种丑态的同时,已然将自己放在了一个高于别人的位置,一块道德高地上。但是我们是否已经达到这个高度了呢?所以在有了决心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从文明高地上走下来,闭上我们的嘴,实践这社会文明,将文明美德融入坐言起行中。因为审视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审视自己。
让我们与文明美德结伴同行,我相信,明日的文明,始于今日的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