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2025学年师资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教育

国旗下讲话(第三周)

作者/来源:孙萌诗    发布时间:2012-04-06

找寻心灵的富足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富足的物质生活,步入小康社会的优越感见证了我国近年来综合实力的显著增长。当我们厌倦了繁重的工作、试图逃避沉重的压力之时,我们渴望的也许就是那一份往昔简单的快乐。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流行歌曲里所唱的:“快乐其实就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原来,当今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富足,这些只有文化可以带给我们。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词汇,我所认为的抽象,就是它没有边界,非常具有包容性,犹如上海文化的海纳百川,吸收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才能实现“有容乃大”的辉煌。知识和民族精神是人类最好的财富,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保证,绵延的历史见证了往昔的繁荣,而传承和发扬古往今来的文化是我们现代人的责任。

我们曾一再怀疑旧的文化,认为那是导致中国在近代史遭受耻辱的罪魁,但那时我们还有文化,有文化就有民族的魂魄,就会最终站立起来,在外族侵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奋起而抗击。然而现在,我们太高估了物质的能量,有时忽略了精神的重要。

文化的品读和传承是相辅相成的,增长的经济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社会各界的重视为文化的传承搭建了平台,近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把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列入重点议程,可见我国在经济繁荣的同时,需要有民族文化的保证,才能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局面。

海纳百川的上海孕育和包容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国外的传教士带来了先进的理念、生产方式和科学、文化、艺术瑰宝,晚明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深受传教士的启发,在文化、科学上均吸收了外来文化而卓有建树,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逝世后安葬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徐家汇”一词也由此而来。

繁华的徐家汇地区,一座始建于清朝光绪22年间的徐家汇圣伊纳爵主教堂挺立了一个世纪之久,它有着法国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其圣母耶稣像均是1919年由巴黎制成后运抵上海,它见证了徐家汇的土地上一百多年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融,上海天文气象台、徐家汇藏书楼、徐家汇南洋公学均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和西方传教、讲学人员的扶持下建立起来并保留至今的,印证了上海古往今来的海纳百川。

徐家汇是一个帮助人们很好的了解上海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个地方,人们在咫尺之间留恋于大批的精神文化遗产,它紧挨繁华的商业区,历史遗产与繁荣经济交相呼应、和谐共存,是一处浑然天成的精神文化景观,可以让沉醉于繁华都市的人们体味沧桑的历史文化、感受这片土地上神奇的过往,继而放松心情、在无形中接受一次文化的熏陶。“文化”、“历史”这些看似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词汇在徐家汇的土地上显得那么亲切,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旁、文化就在我们的脚下,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乐于接受文化熏陶的心灵。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渴望最初的快乐,它不是案头的业绩、考卷的成绩所能带给我们的,再多的身外之物也填补不了无知的头脑,修养的获得、身心的健康都需要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带给我们熏陶,这些精神上的富足可以伴随我们一生而且像陈年美酒一样随着岁月的积淀越来越浓郁。


学校简介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 电邮:xnwy_xiaoban@163.com 
您今天是第位登录本站用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