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 “晓荷”争艳
庞颖
西南位育中学2012年“晓荷杯”青年教师课堂大奖赛初赛已在各个教研组拉开帷幕,按照教龄,教师的参赛资格有必选和自选两种,此次活动不仅给年轻教师提供学习锻炼的平台,也吸引了一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引导教师们聚焦课堂,努力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多关注教案进程的现状,引导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学案,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晓荷杯”的开展掀起了教师对课堂教学大讨论的热潮,语文组的各位年轻教师也积极参与,三校区共开了11节语文课,并邀请了特级教师陈友勤老师全程参与听课并给予点评指导,为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推波助澜。
东校区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的三位年轻语文老师分别开了《陋室铭》、《钱钟书先生》、《邓稼先》三节课。陈老师肯定了三位执教教师均能针对各年级的特点和学生学情设定相应的教学内容,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对教师如何准确处理教材,如何在授课中巧妙解决学生的困惑做出了指导。有些课文比较浅显,如《陋室铭》一文,字词障碍不大,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也能略知一二,整堂课学生始终挂在嘴边的是作者的品德高尚,问题是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作者缘引“诸葛庐”、“子云亭”的意图,陈老师如数家珍地为老师们介绍了诸葛亮居陋室心怀天下,杨雄不畏强权坚持自己主张的典故,于是作者写此文不仅是借历史名人的志向自比,更是向世人推崇一种为人之道,亦是“铭”这一文体的特点。又如《钱钟书先生》和《邓稼先》两文,由于生活年代的久远,无论是文本还是人物本身学生的把握都存在一定的障碍,于是许多教师在课堂处理上处于“告知”这一阶段,如果能从学生的困惑入手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为学生理解扫除一些客观障碍,就能将较多的“告知”变为“学知”,达到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陈老师精彩的点评到位的指导让教师们明白一堂好课基于教师对文本的开掘、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准确确定,关键要根据学生需求筛选教学内容,教师要在训练点和学生的兴趣中找到契合点,而陈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和脱口而出、信手拈来的介绍补充又警示教师专业发展的路还很长很长。
一年一度的“晓荷杯”比赛,让年轻教师有机会公开课堂,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也为各教研组以课案为重点开展教研,牢牢抓住课堂、时时关注学生,让我们的年轻教师与西南位育共同成长,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
